“降碳減排”并不是新鮮話題,化工行業已經持續努力數年,且卓有成效。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為何它仍是行業代表委員重點關注的話題?因為,這不僅是化工行業需要應對的長期考驗,更是行業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與之有關的觀念認知、政策落點、發展趨勢、創新技術、實施措施一直在更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 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多位化工行業的代表委員也提出,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不是“有你無我”或“有我無你”的關系,而是相互融合、彼此支撐、相互成就的關系。這些都讓行業接收到了積極信號——綠色轉型無需以犧牲增長為代價,傳統產業仍有成長空間,為行業持續走綠色發展道路堅定了信心。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無論是主管部門領導,還是來自化工行業的代表委員,都明確表示統籌兼顧環境保護與產業發展的時代已經到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精打細算”每一滴油、每一克碳的使用效率,布局新舊能源“兩手抓”,主動擁抱碳市場……在通往“碳中和”的道路上,每年都有無數“新可能”集中涌現,推動著行業乘風破浪。
今年,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莫鼎革提出,建議通過率先審批、綠色通道等方式,推進以“熱電氫”為媒的新能源與化工行業的高效耦合,打造行業示范綠色項目。全國人大代表,青島石化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韓峰則建議,國家層面制定二氧化碳化工利用中長期產業化發展規劃、科技支撐規劃和實施計劃。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說,建議國家明確綠證可納入產品碳足跡核算,出臺配套的使用標準與生態環境部正在推動的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互證互補,并爭取國際認可。
綠氨綠氫耦合,碳捕集、封存與利用,綠電綠證規范……這些在幾年前還只是在試驗階段的化工降碳技術與規范,如今都在朝著大規模產業化應用、跨行業融合發展的目標大步邁進。加大化工降碳新業態的政策支持,優化發展環境,培育發展行業新質生產力,推進化工產業鏈綠色轉型升級,自然成了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
正如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部長通道上對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評價是“不能歇腳、不能停步,我們還要持續深入打下去”。“降碳”對于以碳為根基的化工行業而言,是一場巨大的變革。這場變革不可避免,也沒有捷徑。但我們相信,久久為功,善作善成。應對這場持久戰,我們做好了準備,也堅定了決心,“只要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1034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