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12日,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主辦的2023石化產業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行。與會政府部門領導、企業家、行業專家表示,當前東西方關系新變局、后疫情時代經濟發展新格局、綠色低碳發展新要求等,給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和新挑戰。行業必須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明確新形勢下創新發展戰略及高質量發展思路,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我國石化強國建設邁上新臺階。
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出席會議并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給石油和化工行業指明了發展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石化行業改革創新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但還存在創新能力、基礎研究比較薄弱,產業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綠色發展水平不高等問題。他表示,我國石化行業已經邁入了由大變強的新發展階段,擔負著保障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加快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全面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時代重任。要注重高端化、集約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推動安全發展、培育一流企業、加快人才培養,穩中求進,推進新型工業化,共同推動高質量發展。
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司長盧衛生強調,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環節和重要載體,是建設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我國制造業發展仍存在產業創新能力不強、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產業結構不太合理、低端產能過剩和高端供給不足并存等問題,需要在未來實踐中予以解決。他表示,希望通過本次大會,促進政企合作,共同推動我國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石化聯合會黨委書記李云鵬在主旨報告中強調,石油和化工行業必須把高質量發展理念落實到生產經營、創新發展、改革管理等各環節、各方面。一要大力提質增效升級,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大力淘汰落后產能,著力培育新興產業,推動質量變革;二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集約式發展和煉化一體化發展,推進智能發展、循環發展和綠色發展,推動效率變革;三要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突破一批影響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技術,推動動力變革;四要提高有效供給能力,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石化聯合會將全力搭平臺、建機制、促合作,引領行業共同寫好高質量發展答卷。
中國海油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俞進,中國石油副總裁、總工程師楊繼鋼,中國石化總工程師、中科院院士謝在庫,萬華化學董事長廖增太等,分別介紹了企業踐行“雙碳”戰略、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踐經驗和發展成果。
石化聯合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傅向升主持會議。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陳克龍,石化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副會長孫偉善等參加會議。(記者 徐巖 實習記者 趙若伊)
石化聯發出建設石化強國行動倡議
4月11日在京舉行的2023石化產業發展大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向全行業發出《建設世界石化強國行動倡議》。石化聯合會產業發展部主任戚志強進行了《倡議》發布和解讀。
《倡議》提出,全行業要努力建設世界石化強國。爭取到2030年,初步形成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建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示范企業和自主品牌,使我國在部分大宗石化產品、基礎化工原料、傳統精細化工行業率先進入強國行列。到2035年,全面建成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產業鏈自主可控、盈利能力穩步增強、綠色水平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持續提升、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的石化強國。
《倡議》認為,為完成上述目標,一要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二要加強產品應用研究,鞏固傳統產業優勢;三要大力實施技術改造,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四要加快數字化和智能化應用,提高生產運營效率;五要提高園區發展水平,增強產業承載能力;六要培育核心競爭優勢,打造世界一流企業;七要培育知名自主品牌,提升行業國際影響力;八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激發創業創新活力;九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增強基礎支撐能力;十要踐行責任關懷理念,塑造行業正面形象。
《倡議》提到,希望行業主管部門為石化企業營造更加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支持企業建立全球化的生產經營網絡,參與全球資源配置和市場競爭。各個專業協會也要行動起來,找準各自領域的弱點和短板,制定應對措施,共同推進石化強國的建設。(記者 郁紅)
重點石化產品產能預警報告發布
4月11日在京舉行的2023石化產業發展大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偉善發布《2023年度重點石化產品產能預警報告》。
孫偉善發布《報告》時表示,未來需要特別關注的是,國內石化和基礎化工一體化發展趨勢更加明顯。進入“十四五”以來,烯烴、芳烴、聚烯烴、聚碳酸酯、鈦白粉、1,4-丁二醇(BDO)、環氧丙烷、聚醚多元醇和磷酸鐵鋰等產品仍處擴產高峰,產能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主要石化產品供應能力大幅提升。預計2023年乙烯、聚乙烯等缺口較大的產品裝置開工率會提高;煉油、化肥、甲醇等裝置開工率基本與2022年持平;純堿、BDO和鈦白粉等因新增產能多會導致裝置開工率下降;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聚碳酸酯、乙二醇、精對苯二甲酸(PTA)等產能利用率保持低位運行,裝置開工率繼續下降。
孫偉善提醒說:“2023年應當重點關注的產品有丙烯、乙二醇、對二甲苯、PTA、BDO、鈦白粉、聚丙烯、聚碳酸酯、環氧丙烷、磷酸鐵鋰等。”
《報告》指出,2022年受宏觀經濟放緩、能源價格上漲、疫情超預期反復等因素影響,在石化聯合會重點監測的28個行業和產品中,產能利用率比上年有所提高的行業和產品有9個,占比32%;開工率基本保持穩定的有2個,占比7%;17個產品的產能利用率有所下降,占比61%。多數產品出現產能過剩。(記者 郁紅)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1034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