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最關心的是如何提振民營企業信心、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民企降成本等話題。”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多蒙德實業集團董事長石磊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稱,他提交了4份提案,聚焦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優化營商環境等。
激活民營股東在混改中的效能
身為民營企業家,石磊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義感受頗深。他說:“混改有利于提升管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有效監督,讓混改企業真正成為獨立的經營主體,在市場競爭中不斷釋放活力,增強核心競爭力。”
石磊注意到,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還存在一些只混不改、管理模式克隆化等現象,距離混改目標和企業管理現代化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民營股東在混改中的優勢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
通過深入調研,石磊發現,民營股東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面臨的困難與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股權配比失衡、法人治理結構不合理、與現代企業管理存有差距。
石磊發現,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不少還是國有股權“一股獨大”,民營資本很難通過實際股權獲得與之匹配的管理經營權限;部分國有企業因內部管理體系導致在重大事項上的決策效率不高,對民營企業的投資信心和合法權益造成一定影響。
在法人治理結構問題上,石磊表示,民營股東的表決權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國有控股使得“混而不合”,其他股東的話語權難以體現。“特別是在二元結構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尤顯突出,在股東會、董事會會議上,民營股東的投票結果,往往難以防止一個偏頗決策的產生,持股偏低的民營股東的合法權益保障不足。”石磊說。
此外,混改企業距離企業管理現代化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已完成混改的企業仍存在“一股獨大”以及管理模式的“克隆化”,使得這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對此,石磊從三個方面提出建議:
一是以效能優先為原則配置股權。國有企業應根據行業發展、企業戰略動態調整企業股權結構,按照“宜控則控、宜參則參、控則有為、參則有序”的原則,以更有利于企業有效發展為原則配置股權比例,充分向民營股東釋放股權,切實增強混改企業市場競爭能力。
二是充分發揮民營股東在混改企業中的獨特優勢。在持股比例相差不大的情況下,經營班子主要負責人可由民營股東代表擔任,以便更好地發揮民營股東的高效性、靈活性和創新性。
三是加強企業監管,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充分發揮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基礎性作用。國有股東要與民營股東充分協商,共同制定并嚴格執行章程條款,切實維護各方股東權利。優化管控方式,建立有別于國有獨資等國企的治理機制和監管制度。科學合理界定權責邊界,維護混合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真正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完善治理機制,讓股東會真正成為企業的最高權力機構,建立各方參與、有效制衡的董事會,嚴格落實董事會在重大決策、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方面的法定權力。
從細節抓起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近年來,我國在優化營商環境上采取了大量改革舉措,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的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政府在“放管服”、提升辦事效率、稅費優惠等方面成效顯著。
石磊注意到,在優化營商環境細節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存在第三方機制不健全、融資不公平等妨害優化營商環境的因素。對此,石磊建議從細節抓起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具體而言,要把尊重民營企業家、重視民營企業落實到具體行動上,真正做到把民營企業家當成自家人。同時,細化服務措施,提升服務水平。比如提供“換位式”服務,推行“全程式”服務,開展“預約式”服務,實行周末延時服務,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等。另外,有關部門要組織相關力量在民營企業人才、技術、轉型升級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促進民營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石磊表示,要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為民營企業融資松綁。“改革開放40多年來,民營企業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如果能再給廣大民營企業更好的優惠政策、如果能將其融資成本再降一點、如果把容錯糾錯機制設計得再寬松一點,民營企業一定會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石磊說。 來源:上海證券報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1034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