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的營商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沃土,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有力保障。3月4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在北京開幕。來自祖國北疆的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多蒙德實業集團董事長石磊向大會提交了一篇題為“關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
就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石磊委員從企業經營者的角度獻策,建議政府有關部門狠抓落實,既要“說了算”,更要“說了辦”,持續加大力度優化營商“軟環境”,夯實發展“硬實力”,真正讓國家惠企惠民的好政策得到有效落實,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
為此,石磊委員建議:
首先,加大政策落實落地力度。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在落實環節效果參差不齊,存在以文件落實文件,照搬宏觀政策,沒有實操細則等一些問題,導致政策最終難以落地,企業也很難從中得到實惠。期待政府能下大力氣狠抓政策落實,勇于擔當,真正讓國家的優化營商環境好政策惠及更多企業和百姓。
第二,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要通過立法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提供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對企業家慎用“限高”措施,慎用征信大數據,對那些口碑好、企業運行良好、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因個別征信數據表象而一棍子打死,只會打擊他們的經商信心。應建立一套科學評價體系,綜合各方面信息,創造一個企業經營者“敢投、想投、追著投、搶著投”的良好營商環境,讓企業專心發展、努力創新。
第三,推動地方政府清理拖欠的民企賬款。當前經濟環境下,中小民營企業在發展中遇到諸多困難和問題,長期被拖欠的應收款對企業的資金周轉、經濟效益、正常運行帶來了嚴重負面影響。建議組織實施民營企業清欠專項行動,督促相關部門限期核實,盡快解決。地方政府應堅持“新官要理舊賬”理念,對歷史遺留欠款,制定明確的還款計劃,納入年度財政預算,上級政府應將拖欠款納入考核內容。
第四,減輕實體企業負擔,大力振興實體經濟。當前,實體經濟特別是基礎工業產業成本偏高,導致利潤縮減,這不僅會削弱中低端產業的競爭力,而且會妨礙我國高端產業競爭力的提高,增大資本“脫實向虛”風險。要著力降低實體企業各類成本(包括稅費、要素成本、融資成本和環保改造成本等),提振實體經濟發展信心。
第五,加大對“第三方”服務機構監管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后,某些涉企部門盡管在收費項目上有所減少,但轉嫁為第三方收費,實際上企業負擔并沒有減輕,如有的中介機構收費過高,有的領域由少數中介機構壟斷,出現涉企收費不降反增的問題。涉及到質量檢測、技改驗收、環評、安評等方面,有的收費極高,讓企業難以承受。建議對行政審批涉及的中介服務行業進行全面清理、規范。
第六,有序推進產業轉型。在“雙碳”戰略及能耗“雙控”背景下,國家在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同時也在積極推進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執行這一政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到了基層,執行簡單粗暴,甚至“一刀切”,一個政策就可以全面關停一個行業,導致產業鏈、供應鏈中斷,造成價格波動巨大,非常不利于企業健康發展。希望基層能切合實際,給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一個合理的時間空間。來源: 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