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石網訊:
12月25日18時11分,隨著電網調度一聲令下,古浪縣黃花灘330千伏匯集升壓站內設備正式啟動,標志著武威市“十四五”第一批新能源項目配套建設的首座330千伏匯集站投入運行。至此,古浪縣所有在建光伏發電項目實現并網發電,推動武威市新能源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黃花灘330千伏匯集升壓站及線路工程由億利在武全資子公司甘肅億恒新能源有限公司牽頭建設,總投資2.9億元。自開工建設以來,武威市相關部門和電網企業強化服務保障,積極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存在問題和困難。項目建設單位克服疫情造成的困難,倒排工期,趕時間、搶進度,全力推動匯集升壓站和接入新能源項目建設。
進入并網階段以來,武威市發改部門與省市電網企業成立工作專班,主動靠前服務,建立與新能源企業常態溝通機制,及時組織召開新能源項目建設及并網接入業務現場辦公會議和培訓會議,為新能源企業答疑解惑,積極協調解決影響并網的困難和問題,有力促進了新能源項目并網工作提速增效。
武威市發改委副主任李振海表示,隨著古浪縣黃花灘330千伏匯集升壓站投運和75萬千瓦接入項目的并網發電,武威市新能源裝機規模已累計達到420萬千瓦。今年1月至11月,全市新能源發電40.02億千瓦時,節約標煤160.1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63.67萬噸,為促進全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千萬千瓦級能源綜合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武威市北接騰格里沙漠,曾長期遭受沙害困擾,但這里日照時間長,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是發展光伏新能源產業的理想之地。從2021年10月開始,這里正以沙漠為重點實施50萬千瓦立體光伏治沙產業化示范項目。
上面發電,下面治沙,一地多用,向陽發展。承擔此項目的億利集團負責人尹和平介紹:“我們對傳統的光伏發電模式進行了技術創新,將光伏板跨度延長至33米,高度升至4米,配置雙面光伏板發電,發電效率提高了8%至15%。”
沙漠最缺水,該項目建設企業探索“光伏+立體產業”的發展思路,將城市排放的中水引入到光伏治沙園區,同時在光伏組件下面鋪設了“肥土”,布設了滴灌設施,除了保障沙生植物的生存,還可以發展高效節水農業。
“利用光伏板遮陰效果,可在大面積的沙地進行規模化沙生植物種植,最大限度將太陽能開發與沙漠治理充分結合起來。”尹和平說。
目前,該項目在光伏電站區域內已栽種樟子松,鋪設網格沙障和蘆葦沙障,光伏發電區域阻隔風沙的防線正在形成。 來源:綜合甘肅日報 新華社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1034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