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石網訊: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一年來,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綠色化工園區和智慧化工園區建設,以園區化為方向的全行業布局結構正在加速推進。《化工園區》周刊編輯部整理了2021年我國石油和化工園區十大新聞,供讀者參考。
01兩區域化工園區發表聯合倡議,加快推進區域協同發展
2021年4月25日,石化聯合會聯合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等17家能源“金三角”地區的主要化工園區共同發布《能源“金三角”化工園區綠色協同發展倡議》。倡議區域化工園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能源“金三角”協同發展新機制,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深入推進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重點發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融入黃河“幾”字彎都市圈協同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提升創新整體效能。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發展,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區域高質量發展道路,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達成。
2021年7月21日,石化聯合會園區委攜手長三角三省一市共40家化工園區發布了《長三角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先試的倡議》。倡議書提出,區域內化工園區應當以區域協同為目標,率先形成全國化工園區產業鏈協同發展示范;以產業提升為核心,率先形成全國化工園區創新能力建設高地;以綠色低碳為引領,率先形成全國化工園區低碳發展示范區;以智慧化建設為手段,率先形成全國化工園區專業化高效化管理示范樣板;以打造“長三角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工程”為抓手,率先形成世界級石化產業集群。
02化工園區認定管理辦法出臺,化工園區認定廣泛展開
工信部等組織起草的《化工園區認定條件和管理辦法(試行)》于2021年4月征求意見。《化工園區建設標準和認定管理辦法》2021年12月28日正式印發,從國家層面首次制定化工園區認定標準和管理規范,為高標準規范我國各地化工園區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該辦法對化工園區從設立手續、園區職責、選址布局,到規劃編制、評估制度、硬件設施等,都提出了十分明確的規范要求;對園區未來的發展,也提出了原則要求和基本方向。對于規范我國化工園區建設、促進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必將起到十分積極的重要作用。
2021年,我國化工園區認定工作繼續推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福建、甘肅、內蒙古、江西、吉林、湖南、湖北、河北、河南、貴州、四川等省份發布了首批或多批化工園區認定名單,化工園區認定工作穩步推進。根據石化聯合會園區委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國已有20個省份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布了首批或多批化工園區認定名單,共502家化工園區通過認定。
03化工園區“十四五”發展指南發布,明確化工園區發展目標
2021年6月3日,石化聯合會園區委發布《化工園區“十四五”發展指南及2035中長期發展展望》。《指南》提出了我國化工園區“十四五”發展的總體目標:由規范化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躍升,打造化工園區產業發展提升、綠色化建設、智慧化建設、標準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示范的“五項重點工程”,五大世界級石化產業集群初具輪廓,重點培育70個具有一流競爭力的化工園區,打造“5個50”,即:建成50個園區科創中心、創建50家“綠色化工園區”、新建50家“智慧化工園區”、制定并頒布50項化工園區管理與建設標準和培育50項高質量發展示范工程。到2035年,全國石油和化工園區的布局科學合理,危化品生產企業全部進入規范的化工園區或實現園區化管理,全部化工園區建成智慧化工園區和綠色化工園區,化工園區成為“天藍、水清、草綠”生態優美的石化產業協同與集聚高地,成為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石化強國的重要支撐。
04化工園區30強公布,銷售收入和利潤占比提升
2021年6月3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公布了2021(采用2020年數據)化工園區30強情況。上海化學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位列三甲。
化工園區30強在2020年實現石化銷售收入總量2.72萬億元,占全國石化產業銷售收入的24.6%,比上年提升2.2個百分點;化工園區30強在2020年實現石化利潤總額1866.2億元,占全國石化利潤總額的36.2%,比上年提升10.2個百分點。實現銷售收入接近行業四分之一,創造利潤超過行業三分之一,顯示出化工園區的集約化水平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05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建成投產,并實現產品銷往臺灣
2021年8月18日,海峽兩岸最大石化產業合作項目——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建成投產,乙烯等主體生產裝置打通全流程,實現一次投料開車成功,并產出合格產品。該項目是全國七大石化產業基地古雷石化基地的龍頭項目。2017年12月項目一期工程開工建設,2021年5月順利中交。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是推動兩岸石化產業深度融合的重要實踐,預計年產值超過260億元,可實現年利稅40億元,拉動上千億元下游產業,對優化國家煉化產業布局、帶動福建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兩岸共同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11月1日,古雷石化公司首批銷往臺灣4300噸乙烯單體的“綠寶石”號輪船從古雷口岸啟航。這是古雷石化園區自設立以來首次實現對臺灣產品銷售,標志著古雷石化公司正式打通對臺灣乙烯銷售全流程。
06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規劃綱要發布,為沿黃化工園區發展劃定生態紅線
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規劃》提出,建設全國重要能源基地,以山西、鄂爾多斯盆地為主的能源富集區,加快能源現代化發展。《規劃》要求,推動沿黃一定范圍內高耗水、高污染企業遷入合規園區,開展煤炭、火電、鋼鐵、焦化、化工、有色等行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強化工業爐窯和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實行生態敏感脆弱區工業行業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嚴禁在黃河干流及主要支流臨岸一定范圍內新建“兩高一資”項目及相關產業園區。沿黃工業園區全部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穩定達標排放,嚴控工業廢水未經處理或未有效處理直接排入城鎮污水處理系統,嚴厲打擊向河湖、沙漠、濕地等偷排、直排行為。規劃綱要以實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為化工園區發展劃定了生態紅線。
07智慧化工園區建設穩步推進,智慧化工園區適用技術目錄發布
2021年10月12日,石化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公布了第六批“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范單位”名單,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河北石家莊循環化工園區、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和樂陵市循環經濟示范園等4家園區入選。至此,已經評選出19家園區作為“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范單位”,為智慧化工園區建設儲備了力量。智慧園區建設“由點到面”地從示范試點向全國穩步推進。
同時,石化聯合會園區委還發布了“2021年度智慧化工園區適用技術”目錄。這是全國首個智慧化工園區適用技術目錄,共有28項技術入選,這些技術涉及安全、環保、應急等領域,涵蓋了基礎層、平臺層、應用層三大層級。這些技術將會更好地解決園區建設、管理的難題,實現對園區內外關鍵信息資源的整合,提升園區本質安全與環境保障水平,加強應急處置和循環經濟建設,促進能源管理和高效物流服務以及提高園區公共服務水平。
08三園區列入新版綠色化工園區名錄,綠色化工園區建設向廣度深度發展
2021年11月,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依據《綠色化工園區認定管理辦法(試行)》,評選出連云港徐圩新區、江蘇高科技氟化學工業園、泉惠石化工業園區等3家園區列入到“綠色化工園區名錄(2021年版)”,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等7家園區列入“綠色化工園區(2021年創建單位)”。至此,共計有15家化工園區進入“綠色化工園區名錄”,12家化工園區成為綠色化工園區創建單位。
為更好地支撐化工園區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石化聯合會園區委于2021年7月啟動了“2021年綠色化工園區適用技術”的申報認定工作,并于2021年11月評選出了涵蓋污染預防、環境綜合治理、資源綜合利用、生態保護與修復四大領域的19項綠色化工園區適用技術。
09部分園區因環境和安全問題被通報,園區環保安全約束強化
2021年12月,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黑龍江發現,鶴崗市蘿北縣石墨園區違法開發建設問題普遍、環境污染問題突出,部分企業長期違法侵占林地濕地草地,生態破壞嚴重。同月,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寧夏回族自治區發現,位于石嘴山市平羅縣的寧夏平羅工業園區一園三區中的精細化工產業園區用水管控不到位,大量企業長期違規取水,園區污染隱患突出。生態環境部將這兩個園區作為典型案例予以通報。
稍早些時候,2021年10月,江蘇省安委辦發出關于江蘇淮安工業園區兩起事故情況的通報。5月26日,該園區江蘇春江潤田農化發生泄漏事故,引發火災。10月14日,江蘇富強新材料雙氧水裝置雙氧水分解發生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受傷。10月20日,省安委辦約談了江蘇淮安工業園區負責同志,要求深刻汲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風險隱患,切實加強化工企業安全生產工作。
10兩部委推動園區循環化改造,要求加大政策支持
2021年12月,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工信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做好“十四五”園區循環化改造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具備條件的省級以上園區全部實施循環化改造,顯著提升園區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水平。通過循環化改造,實現園區的能源、水、土地等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二氧化碳、固體廢物、廢水、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
《通知》針對園區循環化改造,明確了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促進產業循環鏈接、推動節能降碳、推進資源高效利用和綜合利用、加強污染集中治理等五項主要任務。《通知》還要求,園區所屬地方政府要加大對園區循環化改造工作的土地、資金等要素支持,幫助協調解決園區循環化改造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統籌現有政策資源,加大對園區循環化改造相關項目的財稅金融政策支持。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統籌利用現有政策資金對園區循環化改造中的重大項目擇優予以支持。原創 周刊編輯部 中國化工報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