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石網訊:
近日,國家節能中心于北京組織召開“電石渣制氧化鈣循環利用技術”評價會和“電石法聚氯乙烯綠色低碳節能減排創新技術”評價會,進一步推動電石行業和聚氯乙烯行業低碳綠色發展,加快構建聚氯乙烯行業綠色循環產業鏈條,促進先進節能技術的推廣應用。
在“雙控”政策、“雙碳”目標背景下,國家節能中心舉辦兩場綠色創新技術評價會,專家學者、政府部門、企業代表和行業協會代表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要求,直擊行業熱點、痛點、難點問題,探討能耗高、碳排放量大、三廢量大的傳統基礎化工行業如何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實現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并進一步推廣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綠色節能新技術。
會上,中國電石工業協會專家及中國氯堿工業協會的專家代表首先對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電石行業節能減排現狀和我國氯堿行業發展形勢進行了簡要介紹。
近年來,在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之下,國內電石行業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落后和低效產能退出,嚴格落實“等量減量置換”。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倒逼下,減少氧化鈣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是電石行業減碳工作的主要方向和措施。我國富煤貧油的資源條件下,聚氯乙烯生產一直以電石法為主,對電石渣循環利用技術必須依靠國內的技術突破與創新。
氯堿行業是以鹽和電為原料生產燒堿、氯氣、氫氣的基礎化工原材料行業,氯堿產品種類多、關聯度大,具有較高的經濟延伸價值,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來,我國氯堿行業由高速發展階段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但仍面臨行業痛點問題,如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是我國用汞量最大的工藝,而我國作為《關于汞的水俁公約》首批締約方之
一,推進無汞化勢在必行。
評價會上,陜西金泰氯堿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泰氯堿”)的電石渣制氧化鈣循環利用技術得到與會專家學者高度評價。該項技術實現了電石渣的零排放和規模化高值利用。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金涌表示,減少對石灰石的開采對生態環境保護意義重大;該項技術既能實現碳元素的循環利用又能實現經濟效益,是“既循環又經濟”的循環經濟典型案例。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何鳴元從熱化學工程實踐和大能源概念的學科角度對該項技術創新表示了高度評價,他認為,在我國富煤貧油的能源背景下,“雙碳”“雙減”的真正落實過程中離不開熱化學工程,且不一定要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氫上。
金泰氯堿的另一項創新技術“電石法聚氯乙烯綠色低碳節能減排創新技術”亦得到諸多行業協會專家的認可。該項技術突破性地解決了汞污染、電石渣固廢、含鹽廢水等難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產業發展部化工處副處長楊傳瑋從產業現狀出發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電石氯堿產業作為我國的特有的且是支柱性的原材料產業,相比國外的石油法,產業鏈優勢明顯。在礦山的開采利用不可持續的背景下,這項循環技術對電石行業甚至整個電石聚氯乙烯產業鏈都是重大突破,解決了我們生存和發展的問題。”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戴彥德、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顧問、原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白榮春等眾多行業權威專家分別從各自專業領域角度對兩項技術創新表示認可。
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水利部全國節水辦、生態環境部固廢中心、陜西省發展改革委、陜西省生態環境廳等部門的領導在聽取完評價會后,表示將會積極考慮在政策上加大對創新性企業的支持力度,“不能讓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吃虧,要讓創新性企業得到應有的回報”,并從供給側、需求側等角度展開探討對創新型企業的具體支持方式。
會議最后,國家節能中心節能管理處處長高紅表示,希望日后有更多像金泰氯堿一樣的企業,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行業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國家節能中心將會繼續致力于節能技術推廣,在各部門領導、各領域專家、各界機構的支持下,把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走得又快又好。(來源:中國發展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