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石網訊:
后疫情時代疊加“十三五”收官,2020年國內石油和化工行業生產運行面臨空前壓力。行業發展面臨什么樣的國際環境?未來該從何處發力、如何發力?在8月6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召開的2020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行業專家分析了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發展趨勢以及國內石化行業經濟運行走勢,并部署了行業下半年育新機、開新局的重點工作。
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在致辭中指出,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已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造成的需求缺口正逐漸修復,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指標呈現邊際改善的跡象。在國際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后疫情時期,下半年行業要著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調結構,育新機。以市場需求側為產品研發導向,破解產能過剩、產品大宗同質化的矛盾。二是強企業,重園區。加快培育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石化企業,大力推動化工園區發展。三是抓管理,降成本。以資金和成本管理為重點,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破解效益下降的困局。四是保安全,重環保。保安全一個是安全生產,一個是能源安全。全行業還要重視環保工作,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石化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介紹了我國石化行業的運行情況。上半年行業實現營業收入5.07萬億元、同比下降11.9%,利潤及進出口總額同比分別下降58.8%、14.8%,呈現出油氣產消量繼續增長、利潤降幅收窄、化工營業收入稍好的態勢。全行業效益正在改善,市場對能源及原材料需求處于逐漸恢復之中。
世界經濟形勢直接影響著我國石化行業的發展。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陳鳳英對世界經濟形勢進行了分析與展望。她談到,當前疫情下世界形勢可以用“亂、糟、難、變”來形容,全球經濟陷入“二戰”以來最為嚴重的衰退。據IMF最新預期,2020年世界經濟將衰退4.9%;但中國經濟增長1%,將再次成為世界經濟的中流砥柱。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張彧處長也表示,當前全國工業生產情況基本向好,高技術制造業和新興產業持續發力,但國外疫情蔓延使下半年我國工業生產回升仍面臨巨大挑戰,有效需求不足成為制約工業回升的主要因素。未來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擴大有效需求,推動制造業重大項目加快投入,全力保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加速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大偉介紹了后疫情時期我國石化行業的對外貿易情況。下半年我國化工類商品對外貿易在數量、金額上的增速差別將顯著縮小,大多數商品類別的進出口均將繼續復蘇。“展望未來,促進石化行業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既要立足國內需求,還要推動石化產品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更要逐步提升在全球石化產品定價機制中的話語權。”李大偉說。
“可以預見的是,疫情過后世界石化產業的格局與布局、發展領域與創新重點、合作與協同都會發生深刻的變革與調整,這必將帶給我國石化產業以及石化企業新的發展機遇。下半年全行業要做好育新機、開新局的五項重點工作。”傅向升說。
一是要降低影響,促進行業努力向好。要全力開拓市場,深化全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與協同;同時確保資金安全,努力降本增效。二是全力收官,部署未來。認真做好“十三五”收官,為“十四五”開局做好規劃。三是實現本質安全、綠色發展。四是結構優化,補鏈穩鏈。抓住國家提出的“雙循環”戰略,培育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優勢。五是國際視野,開創新局。石化企業要提升核心競爭力,明確世界一流石化基地和石化產業集群的目標和思路。
會議為期兩天,其中主旨論壇由石化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主持。另外還開設了期貨市場——未來石化產業新助力、權威解析——石化行業發展趨勢、工業互聯網——未來石化產業新動力等3個分論壇。
本次會議召開得到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和山東隆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支持。會議在中國化工報社網絡直播平臺召開。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