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9時36分,隨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以下簡稱中俄東線)吉林長嶺分輸站出站閥門徐徐開啟,歷時500余天緊張施工建設的中俄東線中段(吉林長嶺-河北永清)工程畫上圓滿句號,正式投產運營。
這是國家管網集團公司成立以來在工程建設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標志著來自俄羅斯的清潔天然氣將正式抵達首都北京和京津冀腹地,為首都經濟圈的快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中俄東線是構建我國四大能源通道的重大工程,北起黑龍江省黑河市,途經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南至上海,管道全長5111公里,是繼中亞管道、中緬管道后,向中國供氣的第三條跨國境天然氣長輸管道。全線分黑龍江黑河—吉林長嶺、吉林長嶺—河北永清、河北永清—上海即北、中、南三段核準和建設。北段已于2019年12月2日,在中俄兩國領導人見證下正式投產通氣。截至目前,中俄東線已安全平穩輸送俄羅斯天然氣近40億方。全線投產通氣后,年最大輸氣能力可達每年380億方,惠及沿線4億人口。
中俄東線中段起自吉林長嶺,止于河北永清,途經吉林、內蒙古、遼寧、河北、天津等5省(自治區、直轄市)30個縣(市、區),新建管道線路總長1110公里,2019年7月4日全面開工建設。
工程建成投產將有利于改善環渤海地區空氣質量,拉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完善區域能源結構;同時與已建的東北、華北管網、陜京管道系統及大連、唐山LNG(液化天然氣)、遼河儲氣庫等互聯互通,有效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供應能力和調峰應急保障能力,提升供氣能力2700萬方/日,助力今冬明春北方地區清潔取暖。
中俄東線永清站——從這里,俄氣直供北京
中俄東線對推動形成“X+1+X”油氣市場體系,提高油氣資源配置效率,實現油氣行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中俄東線工程是我國第三代大輸量天然氣管道標志性工程,也是我國首條建設的1422毫米超大口徑、X80高鋼級、12兆帕高壓力等級的天然氣管道,堅持“全數字化移交、全智能化運營、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通過“移動端+云計算+大數據”的體系架構,集成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實現管道從建設期到運營期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管理,是我國智能管道的試點工程。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