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石網訊: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奮力開創新時代石油和化工行業科技創新工作新局面。”談及行業創新工作,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向石化行業發出了沖鋒號、進軍令。
談及行業科技發展面臨的形勢,李壽生指出,要高度重視高質量發展對行業科技創新提出的新要求,大力開拓化工新材料、專用化學品、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節能環保、信息生物等高端市場,提高高端產品自給率和占有率,這是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向強國跨越,實現轉型升級,最艱巨也是最核心的任務;要高度重視環保風暴對行業綠色發展支撐技術提出的迫切需求,圍繞構建本質安全和環境友好型企業目標,研發出一批安全、環保、廢物資源化技術;要從中美貿易摩擦中發現契機,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應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技術升級刻不容緩。
李壽生強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行業要充分發揮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用,重點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第一,組織開展重大關鍵技術攻關,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大力開展頁巖氣、煤層氣、致密油、生物質能源、氫能等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技術攻關,努力開發深層、深水、低滲等低品位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新技術,進一步提高資源的采收率,加快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大幅提高頁巖氣等新能源在能源供給中的比重。二是重點在高端聚烯烴材料、聚氨酯新材料、特種尼龍工程塑料、熱塑性彈性體材料、有機硅材料、有機氟材料、特種橡膠材料、功能膜材料等具有相對優勢的特定領域取得新突破,努力開創中國化工新材料彎道超車的戰略先機。三是重點開發一批電子化學品、水處理化學品、高性能催化劑、特種添加劑、膠黏劑、表面活性劑、高性能涂料、染料、綠色高效農藥,促進專用化學品向高端化發展,補齊市場“短板”。四是圍繞制約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的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裝備積極開展科技攻關,盡快改變目前終端產品結構雷同的被動局面,加快形成終端產品高端化、差異化的新局面,發揮現代煤化工產業的獨特優勢。五是突破一批高效節能、安全環保、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開發一批先進適用的能量系統優化技術和末端治理技術,為行業綠色發展提供支撐。六是大力開發和推廣智能裝備、智能控制、核心工藝軟件包、工業互聯網技術、智能測控裝置與部件等,建設“智慧車間”“智慧工廠”,提高行業全智能制造水平。
第二,加強行業創新體系建設,提升全行業整體創新能力。要積極培育和組建一批國家級和行業級創新平臺;大力推動企業創新能力建設,培養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技創新人才。
第三,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形成對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有力支撐。一是要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建立和完善與科技開發和成果轉化相關創新機制,破除制約科技成果轉移擴散的體制障礙。二是要深入開展高水平的技術交流、成果轉移和校企對接推廣活動,強化技術集成和工程化應用,切實提高科技成果應用和轉化水平。三是要積極推進商業模式創新,促進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向專業化、規模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為技術推廣、成果轉化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
第四,強化知識產權工作,有效保護創新者的合法權益。一方面要提高行業知識產權戰略意識,提升企業知識產權綜合能力。另一方面要提升企業專利創造質量,促進行業成果轉移轉化。此外,還要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氛圍,促使企業尊重他人知識產權。
據李壽生介紹,“十三五”以來行業技術創新成績主要體現在:圍繞保障能源資源安全,突破了一批油氣勘探開發和現代煤化工重大關鍵技術;圍繞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開發了一批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專用化學品補“短板”技術;圍繞促進行業綠色發展,研發了一批先進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技術;圍繞傳統化工產業轉型升級,開發了一批先進技術。與此同時,行業高度重視創新平臺建設和創新能力提升,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產學研緊密合作不斷增強,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