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動態 > 關于“十四五”節能的“五點”思考

關于“十四五”節能的“五點”思考

日期:2019-10-30    作者:07郭


 中國電石網訊:

十四五不僅是我國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起步階段,而且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圍繞強國戰略(制造強國、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目標不斷深入推進的具有重大里程碑意義歷史階段。如何用全球化眼光,歷史和發展有機結合的視角,尋找節能事業發展規律,找準節能服務于經濟社會重大發展的歷史定位,是需要不斷探索和思考的重大問題。

從問題導向看,只有把握節能活動的特點、著眼節能領域熱點、摸清節能管理堵點、突破節能工作難點,才能規劃并彰顯十四五節能事業的亮點

一、節能活動的特點

從消費測角度看,節能是在能源消耗過程中實現,在能耗量前后比較中體現的。節能的特點主要有但又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

()節能主體的泛在性。節能是融合在能源消耗全過程中的能源減少損失或者能效提升活動,因而節能主體具有泛在性,即節能是伴隨人的全部活動及其過程,廣泛存在于企業、家庭和政府等社會組織和自然人中的對能源消耗過程的節約行為。節能主體泛在性特點告訴我們:節能主體的節能實施能力決定著節能實際效果;節能制度設計和體制機制建設要解決好普適性問題,要把節能工作重心下沉到能源消耗主體這個根上,才能力避制度和措施的空置化和形式化。

()節能過程的融合性。節能是在能源消耗過程中實現和體現的。節能過程的融合性告訴我們:能源消耗的過程優化和過程管控是節能工作的關鍵。從能源流角度看,從宏觀(國家層面)、中觀(區域層面)到微觀(企業層面)都要統籌好配置節約和運行節約的關系問題;從具體的過程管控角度看,擁抱互聯網、擁抱智能化是節能深入發展的最佳選擇,因為互聯網能實現能耗過程管控的扁平化,而智能化能實現能耗過程管控的精細化和精準化。

()節能指標量的相對性。節能量雖然是在一定的邊界內通過能耗前后的計量與比較而體現并具有確定性,但由于前后時序形成的條件不同而同時具有實踐上的相對性。節能指標量的相對性特點告訴我們:完善節能計量和統計對節能量考核的重要性;對達到一定能源消耗量的尚未建設或正在建設的項目,就是經過精算的能耗指標和節能指標也僅僅是一個理論值。

()節能技術進步具有階段性。節能是伴隨技術進步和管理提升而精進的,在節能新技術、運行新模式、管理新措施沒有階段性突破前,能源節約的能力釋放是有天花板的。節能技術進步具有階段性特點告訴我們:能耗強度指標要求不能用線性方式下降;節能技術和管理創新是節能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節能是理性人的事業。節能具有直接降低生產或生活成本的經濟性,但不節能的社會危害性是隱性和潛在的,因而社會關注度低。節能是理性人的事業特點告訴我們:節能不是一個懶人的事業,而是一個需要不忘初心、著眼未來、悉心研究、精準施策的理性人的事業。

二、節能領域的熱點

節能領域熱點一,如何統籌好能源配置優與運行優有機結合的關系問題。配置優的實質是能源供給側方面優化問題,是要解決安全、清潔、多元和高效的能源供給問題,力避用浪費的能源供給為運行做能源保障;運行優的實質是能源消費側方面的能效問題。配置優決定著節能的空間范圍,運行優依賴技術進步和管理提升。

節能領域熱點二,如何統籌好廣義節能與狹義節能的關系問題。廣義節能至少有優化能源空間布局;優化能源配置結構;優化能源消耗結構和產品結構;流程再造等領域。把節能工作從狹義節能引入廣義節能的領域,才能開創十四五節能工作新局面。

節能領域熱點三,企業能量系統優化。如何通過能量系統優化這個整體節能的推進,形成多能聯動互補、多熱復合重疊、多元合一合成的節能運行的新模式。

節能領域熱點四,如何契合互聯網+節能和智慧能源發展的新趨勢,構建基于信息化的節能管理、節能監察和節能服務新機制。

三、節能管理的堵點

通過節能管理現狀的觀察和梳理,節能管理的堵點大致有以下幾個面。

()節能管理信息化之堵。企業的排放總量管控與能源消費總量管控初看起來都是量的管控,沒有太大差別,但兩者對企業發展約束的嚴重程度是不一樣的。從企業發展上看,由于能源總量管控會直接限制企業生產規模和發展權益,依靠節能累積的能源量又不足于支撐企業發展時,企業只能依靠現有的糧票維持生計。如果你還要在企業建設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就會把企業能源消耗的老底給你。就是有罰款和信用懲戒強推措施,企業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也就維持在你要什么數據勉強給你什么數據的水平,什么系統功能拓展、功能實現等就會被沒用信息不安全等理由搪塞過去。需要說明的是企業基于發展方面的考慮不愿意配合搞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不等于不愿意推進其信息化智能化建設。

()節能管理專業化之堵。隨著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細化,我國的節能經過幾十年發展,實際上已經從節能是一種措施演進為節能更是一種專業。由于我國的節能是一個沒有節能教育體系支撐、沒有專業技術職稱設置、沒有職業技能目錄的三無事業,節能管理崗位人員缺乏節能專業化知識和能力的現象具有普遍性,加之企業人員的崗位流動等因素,在部分節能管理崗位人員不知道什么是能源當量值、什么是能源等價值的情況下所編制企業能源利用狀況報告的質量就可想而知了。

()節能服務市場化之堵。我國的節能服務市場是一個政策性市場。節能服務市場化之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對節能技改項目實施的主動性下降。其原因主要是近幾年環保方面的技術改造壓力倍增,無暇顧及節能技改項目。區域空間布局優化涉及企業搬遷。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加的情況下部分企業生存都困難,不可能對節能項目實施技改。重點地區部分企業由于限產設備關停浪費了很多能源,節能技改節約的那點能源也不足于抵消關停期間的能源損失;同時由于經常關停,節能技改項目投資回收期也相應拉長;有的企業有的念頭就不會考慮節能技改了。

2、節能技術服務市場不規范。由于我國招標評價方法沒有采用國際上通用的總費用擁有法,而是采用采購成本法評價,通常是低價中標,部分節能好技術、好產品因節能要增加成本被擋在了市場門外;有些以節能環保名義包裝又有所謂來頭的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實施或使用后效果不佳,成為了群眾議論不節能從而發展成不相信節能的口實;有的節能技改項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后由于部分企業缺少誠信和稅務等管理環節不暢也難于展開。

3、節能服務主體能力不足。主要表現在節能技術進步的創新跟新能力不足和節能服務質量不高兩個方面。

四、節能工作的難點

十四五期間節能工作需要突破的難點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節能政令貫通之難。機構改革后,省一級的節能主管部門變動很大,有的在發改系統、有的在工信系統、有的在能源系統;節能監察機構有的地區撤銷了、有的地區被綜合執法合并。保留下來的節能監察機構分布在發改系統、工信系統、能源系統和市場監管系統。節能行政管理和節能執法隊伍分置在各部門中對實行節能管理政令暢通是一個挑戰,對本來部門協調就是很難的事情變成了難上加難。

()節能管理崗位人員能力提升之難。節能是一個沒有節能教育體系支撐、沒有專業技術職稱設置、沒有職業技能目錄的三無事業。雖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提出了把生態文明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干部教育與能力訓練體系的要求,但要在這三個方面的某一方面有所突破,在現在的大環境下是很難推進落實的;對節能行政管理和節能監察崗位人員雖然可以納入公務員系統進行培訓,但培訓內容很大一部分是政治方面的培訓,很難有以提高節能管理能力為中心的節能專業化培訓;對面廣量大的企業這個用能主體節能管理能力培訓到目前為止,既沒有這類人才的培訓標準,也沒有規范的場所、教材、師資和相應的考試管理,處碎片化狀態。

()節能市場規范之難。節能市場的規范之難主要是現有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基本上是大門類初線條的,缺少相應的可遵循的具體的法律法規規定和標準規范;已經建立起來的節能執法隊伍有的被職能轉換,有的被弱化。節能管理的市場化取向在沒有完善法制保障的情況下,節能市場監管的行政壓力將在十四五期間倍增,如果不在這方面突破,加之人員部門分置、能力弱化有可能使節能管理要回到拉閘限電或著關停限用等計劃管理的老路。

五、十四五期間推進節能工作的亮點

十四五期間的節能事業發展,大致上有以下四個方面的脈絡,也是鑒別進步還是倒退的四把歷史標尺。

()節能的法制化進程。市場經濟需要法制進行保駕護航。堅持立、改、廢原則,對從計劃經濟時代到市場經濟不同階段制定或修訂的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進行梳理;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根據行業類別研究制定相關標準和規范;研究用能權、用水權和基于能效的碳排放權交易的法律問題并做好立法儲備;研究基于信息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條件下節能管理與現有法律法規和標準等方面的銜接和對接問題;研究根據節能特點強化能源消耗主體節能責任、能源消耗主體節能能力和為能源消耗主體保障服務等與現有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對接和完善等問題。

()節能專業化進程。十四五期間,推進節能專業化進程有兩個方向,一是在主要方面諸如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管理崗位人員突破節能三無現狀。二是研究制定各類(行政類、企業類和服務類)崗位人員的人才規規和人才標準,沿著信息化、規范化、市場化方向推進節能專業化進程,為十四五節能提供人才保障。

()節能技術創新發展進程。要改變以往節能規劃不注重節能技術創新的狀況,要從創新研發方向、創新研發人才和載體、創新研發資金和創新研發組織方式等方面加于設計和規劃,通過創新驅動節能事業的發展。

()構建基于信息化的節能管理新機制。用好管好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把企業的用能權、用水權和基于能效的碳排放權交易的能源節約量數據納入監測系統歸類和統計,使能源節約量數據可核查、可追溯,并組織力量分行業編制能耗在線監測系統操作指南;研究開發節能管理信息化工作系統,用信息化手段解決節能政令貫通問題;研究開發重點用能單位崗位管理人員能力建設在線測試系統。(來源:中化新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

日本道二区在线视频观看,久久精品免费精品视频,久久精品观看2020,九九热久久这里精品16
亚洲国产婷婷影院 | 小h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亚洲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 一伊人久久香线蕉综合 | 日韩欧美精品有码在线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