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電石工業以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拼搏精神,積極探索、勇于革新、包容兼納、獨立自主,突破了一項又一項技術瓶頸,創造了一項又一項發展成就,實現了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的歷史轉變,在新中國工業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國電石行業起步于20世紀30年代。1936 年,民族資本家李允成等人在上海建成國內第一座450千伏安的電石爐,宣告了中國電石工業的誕生。
1948年,新中國第一臺1750千伏安的電石爐在吉林建成投產,翻開了電石工業發展新篇章。1958年,國家化學工業部成立,在全國批準建設了19 臺10000 千伏安的開放式電石爐,推動電石工業進入第一次大發展時期。直到“文革”前期,國內電石產能持續擴張,企業數量不斷增長,行業積累了豐 富的設計、建設、管理經驗,對我國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也逐步體現。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電石工業重返發展軌道,進入了又一個快速發展期。到2000年,國內電石產能達到480萬噸,產量340萬噸,均已位列世界首位。期間,我國從挪威埃肯公司引進了組合把式器密閉式電石爐及氣燒石灰窯生產工藝,為電石工業大型化、密閉化、一體化發展奠定了基礎,而中國電石工業協會的成立,也讓電石行業有了自己的組織,為之后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2000年前后,國家經貿委明令要求淘汰開放式電石爐和5000千伏安以下小電石爐,2004年,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又聯合下發了《關于對電石和鐵合金行業進行清理整頓若干意見的通知》,揭開了長達十幾年的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大幕。
進入21世紀,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發展提速,電石、聚氯乙烯需求量快速增長。電石產能從2000年的480萬噸猛增到2010年的2250萬噸,又增至2016年的4500萬噸,達到歷史最高點。之后連續兩年產能負增長,行業發展回歸理性,過剩矛盾得以緩解。2018年,國內電石產能為4100萬噸,其中密閉式電石爐產能為3526萬噸,占總產能的比重由2005年的不足10%提高到86% ;產量2900萬噸,開工率71%,扣除長期停產的680萬噸產能,實際開工率為85%,為近年來最高。
我國電石工業的發展之路伴隨著巨大的困難與挑戰,全行業憑借著世人難以想象的毅力與決心,一路攻堅克難,終于將電石工業打造成一個千億元級產值,千萬噸級產量,集項目設計、工藝研發、裝置建設、管理運營于一體的龐大產業。這其中的辛酸與喜悅值得所有電石從業者懷念并銘記在心。(作者:楊傳瑋 蔣順平)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