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石行業發展舉步維艱
近期,內蒙古烏海市地區的電石企業大都處于停工狀態。實際上,這是電石企業的一個縮影。
電石行業產能過剩局面形成已久,經過前幾年井噴式的發展,目前開始全面壓縮。與此同時,電石行業的準入門檻也將提高。在此形勢下,電石行業亟需升級轉型,盡早開啟新一輪的重大技術改造。
目前,我國電石行業產能利用率持續下降。截至去年底,我國電石企業為393家,產能達到3230萬噸,產能利用率僅為61.9%。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電石產能利用率下降至55%。
但是,盡管如此,電石產量不降反升,進一步加劇產能過剩。目前正在建設的電石產能約為2200萬噸,規劃產能約有1600萬噸。2013年一季度我國電石產量達526萬噸,同比增長11.1%。
與此同時,在其下游pvc市場需求持續低迷的影響下,電石價格開始階梯式下跌。2013年3月1日起,國內一級電石主流出廠均價由3008.33元/噸跌至目前的2761.67元/噸,跌勢持續三個半月,跌幅達8.20%。
在政策的指引下,雖然電石產業淘汰落后產能步伐有所加快,但是電石行業不景氣將持續,因為產能過剩是結構性產能過剩。電石行業是國家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的重點區域,目前不僅有各地方政府開始密集出臺淘汰落后產能計劃,同時國家從資金鏈也開始嚴控,目前用于投資電石的貸款審批已非常嚴格。
目前,雖然很多電石企業的訂單未減少,但是由于價格嚴重下跌,不僅利潤受到了嚴重打擊,更為嚴重的是開工就意味著停產。面對不景氣的氣氛,大型企業能夠生存,但是中小企業面臨退出危機。
我國電石市場是煤化工市場中的一小部分,面對行業的不景氣,中小型企業應積極主動退出,往其他領域進行涉足,可以向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轉型,這兩個方向有國家政策鼓勵,也未出現產能過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