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學家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中,描繪了數以億計的人們將在自己的家里、辦公室、工廠里生產出自己的綠色能源的壯觀場景。最近,國家電網發布了關于分布式能源免費并網的相關意見,這使很多人開始樂觀展望中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美好圖景。
然而,縱觀全球能源格局,低碳與清潔化利用已成人類共識,但在現有的能源體系之下,用可再生能源直接、完全地替代化石能源并不現實。如何使可再生能源上升到主要作用,化石能源退居輔助,對我們來說可能是更加現實的問題。筆者以為,近日新奧董事局主席王玉鎖提出的“建立與發展可再生能源相對應的優勢互補的現代能源體系”,或許可以成為建立新型能源體系的可行路徑。
王玉鎖提出的“現代能源體系”下,能源結構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化石能源為輔;供應模式以分布式能源為主,集中式為輔,互為補充;用能方式是以需求為導向,供需互動,有序配置的智能用能方式。
而新奧自主創新的泛能網技術已然將分布式能源與互聯網相結合,不僅與里夫金所設想的“第三次工業革命”路徑悄然暗合,且更具現實可行性。泛能網通過地下氣化采煤技術、氣電聯產技術和微藻生物吸碳技術等生成清潔煤電、生物柴油和煤制燃氣,同時與可再生能源風電和太陽能匯集于儲能單元,并通過智能控制平臺向用戶提供潔凈能源。運用了泛能網技術的廊坊未來生態城建成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率將達70%,碳排放量減少70%。與王玉鎖描繪的現代能源體系下的可再生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分散式的供應模式以及智能化用能方式達到一致。
當然,無論未來的新型能源體系以何種方式展現,推動和構建新型的能源體系,都絕非僅憑新奧一己之力所能夠實現。這一足以改變人類生存方式的宏偉篇章,不僅僅需要更多的能源企業參與,也需要來自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不斷深入的體制、機制創新,以保障未來新型能源體系的發展與成型。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