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市場緊張情緒暫緩影響,進入4月以來,國際油價下行趨勢明顯。如果國際油價維持當前水平,5月份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窗口或將開啟。專家認為,替代能源的崛起將沖淡市場對石油的依賴,從根本上消除高油價的威脅。大力發展天然氣等高效清潔的替代能源是我國能源戰略的長久之策。
國際油價低頭
進入4月以來,前期劍拔弩張的中東局勢并未有進一步惡化的信號,4月中旬在土耳其舉行的伊朗核談判釋放出積極信號也讓國際市場緊張的情緒稍有緩解。受此影響,前期高歌猛進的國際油價近日終于走低。
自4月16日以來,國內成品油定價掛鉤的主要油種之一布倫特原油每桶價格已跌破120美元,與3月中旬的年內高點相比,下跌幅度已超過6%。
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孔慶影表示,歐債危機最危險的時刻已經過去,但歐元區仍面臨溫和衰退的困境。此外,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帶來的油品需求增長減速也將影響市場投資情緒。
孔慶影認為,二季度是石油傳統的需求淡季,石油市場或面臨供過于求的風險,國際油價可能創出年內低點。
中國國際期貨中期研究院能源總監劉亞琴也認為,眼下伊朗局勢并無進一步惡化信號,市場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情緒再度占據上風。國際投資基金經過前期的爆炒也出現了熱情減半逐漸退場的跡象。短期內國際油價面臨較大下行風險。
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窗口隱現
由于我國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與國際原油價格掛鉤,國內價格的變化與國際行情息息相關。隨著國際油價不斷回落,國內成品油調價參照的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價格平均變化率開始負向運行。
據能源研究機構東方油氣網監測,截至4月19日,三地原油變化率為-1.067%,已連續下跌了13個交易日。另一能源研究機構統計,截至4月19日,三地原油變化率為-1.2%。
由于國家有關部門并未明確公布三地原油變化率測算的細則,因此各家機構測算的結果有所不同。但三地原油變化率持續負向運行的趨勢卻是業內一致的判斷。專家認為,如果國際油價維持低迷態勢,在5月份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窗口可能開啟。
'當前國際油價下行趨勢明顯,三地原油變化率仍將維持負向運行。'東方油氣網分析師程瑞鋒表示,如果國際油價維持下行態勢,在5月上旬成品油價格下調窗口可能開啟。
分析師認為,若以當前的國際油價推算,約15-20個工作日左右,即在5月中下旬,國內成品油價格很可能迎來新一輪下調。
另一機構的預測結果則更加樂觀。分析師表示,如果布倫特油價保持在每桶118美元附近,三地原油變化率可能在5月初就負向破四,滿足油價下調的條件。
發展替代能源是長久之策
在國際油價脅迫之下,今年國內成品油價格已連續兩度上調,不斷創出歷史新高,眼下北京、上海等城市汽柴油價格已步入每升8元的時代。消費者對成品油價格下調盼望已久。
在美國等油價聯動靈敏的國家,成品油價格已經開始掉頭。美國能源信息署發布消息稱,截至4月16日當周,美國柴油零售價格下跌2.1美分降至每加侖4.127美元。這是今年以來,美國柴油零售價格跌幅最大的一周。
我國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遵循'22個工作日+4%'的原則。眼下雖已滿足時間條件,可離4%的調價紅線仍有距離。如果后期國際油價再度抬頭,這場盼望中的油價下調很可能成為'鏡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方向是不斷縮短調價間隔周期,最終與國際市場實現無縫對接。可國內與國際市場之間完全接軌無疑是把'雙刃劍',國內油價跌下去快,但漲起來也快。
中海油總公司首席能源研究員陳衛東認為,無論是考慮國家能源安全還是提高能效節能減排,大力發展清潔高效的天然氣等替代能源應是我國能源戰略的長久之策。
發展替代能源并非是'畫餅充饑',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遙遠。陳衛東表示,在美國熱火朝天的頁巖氣革命使得美國本土天然氣價格降至每立方米0.75元,這一價格水平是歐洲天然氣價格的五分之一,日本天然氣價格的七分之一。
中石油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教授王旭東表示,眼下高油價的根本原因不是供給不足,而是破壞供需平衡的政治軍事沖突沒有根本消除,導致油價失真和動蕩。
'為了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應該平抑外部動蕩對我國的影響。'王旭東表示,消除石油危機的最好辦法是減少石油消費,開發可自給的替代能源。隨著石油勘探技術進步及替代能源的實用化,石油供給短缺的風險將被最大限度削減。
來源:新華08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