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2012年工業質量品牌建設工作的通知
工信部科[2012]12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工業行業協會,有關單位:
2012年工業質量品牌建設工作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領導關于質量工作的重要批示,圍繞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中心任務及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狠抓落實、務求實效,為“十二五”時期工業轉型升級奠定基礎。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以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為中心,以 “工業質量品牌建設年”活動為重點,全面貫徹《工業產品質量發展“十二五”規劃》(工信部規[2011]520號文印發),推動落實企業質量主體責任,提升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和實物質量水平,增強質量文化“軟實力”,加快工業企業品牌建設,形成社會各界共同參與質量信譽建設的格局,實現工業質量和信譽的全面提升。
二、深化推進工業產品質量建設
(一)落實企業質量主體責任
繼續開展“工業企業質量信譽承諾活動”,加強對承諾企業的宣傳,加大對履行承諾的監督力度,擴大質量信譽承諾活動的社會影響。
會同工商、質檢等部門,組織實施《關于規范工業產品質量企業自我聲明的實施意見》(工信部聯科[2011]367號)。啟動在平板電視、鋰離子電池和衛生陶瓷等領域的規范企業自我聲明試點工作。組織行業協會、支撐單位開展重點行業工業企業自我聲明現狀調查,制定重點工業產品自我聲明規范和建設承諾信息服務平臺。
(二)深化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
貫徹《關于在工業企業深化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的若干意見》(工信部聯科[2011]337號),發揮各地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質量研究機構作用,深化推廣工業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落實鼓勵推廣工業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的政策措施。
支持質量管理課程和教材開發,組織開展可靠性工程、現場管理、全面質量管理、六西格瑪管理等質量管理方法的培訓、交流和推廣活動。鼓勵企業推行國際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在醫藥、食品、航空等行業大力推廣GMP、HACCP、AS9100等專業性管理標準。
組織重點行業關鍵崗位質量管理技能要求的研究,在產業政策、行業準入條件中加強對關鍵崗位人員的質量技能要求。開展質量文化建設研究和交流活動,指導工業企業增強質量文化“軟實力”。
繼續發揮“銀河工程”和“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的作用,對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和質量管理人員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質量技術標準、質量認證和工具、方法應用等宣傳和培訓,為中小企業培養質量管理骨干人員。
(三)推進工業標準建設和貫徹實施
以支持產業急需、創新成果轉化和形成國際標準轉變為方向,加快工業標準制修訂工作。加快開展綜合標準化試點,推進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照明、物聯網等重要領域標準體系的建設。支持和引導工業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增強我國在國際標準領域的話語權。
貫徹《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推進重點工業產品質量達標的實施意見》(工信部科[2010]65號),制定《工業產品質量對標達標管理辦法》,支持地區和行業開展工業產品質量對標與達標工作,引導工業企業采用先進標準組織生產,提高工業產品競爭力。完善工業產品質量對標與達標管理機制和服務平臺建設,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和水平。
(四)加強工業企業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促進工業產品實物質量提高
繼續圍繞提高工業產品質量、制造過程質量保證能力和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加大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力度。工業轉型升級專項和技術改造專項重點支持新產品開發、工業檢驗和技術評價能力建設、產品質量攻關以及提升工業企業品牌價值等項目。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提升中小企業生產加工能力、產品質量保障、產品檢驗檢測,以及為中小企業提供質量服務的平臺建設等項目。
繼續開展工業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認定工作,推進檢驗檢測機構市場化運營,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
開展重點行業關鍵制造過程工藝調研和研究,提高制造過程工藝管理水平,加快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成果向穩定制造能力的轉化。
各行業協會要組織工業產品對標、實物質量對比等活動;以重點產品為突破口,利用產學研結合,產業鏈上下游結合,解決共性質量問題,培養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
(五)加快工業企業品牌建設,完善質量誠信體系
貫徹《關于加快我國工業企業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工信部聯科[2011]347號),會商有關部門,落實支持工業品牌建設的政策措施,完善協同工作機制。組織實施品牌培育試點工作,總結試點經驗并交流推廣。鼓勵地區和行業開展品牌建設規劃,完善政策措施,加強對企業的指導,建立品牌培育激勵制度。
組織落實服裝家紡和家用電器等行業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開展服裝家紡企業自主品牌競爭力評價和品牌價值貨幣化評價研究和試點。加強對家用電器自主品牌培育過程的動態監測,指導家電品牌建設。
落實《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工信部消費[2010]549號)的各項任務,全面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從2012年起,在規模以上食品生產企業全面建立誠信管理體系,并開展誠信管理體系評價。維護國家食品工業企業誠信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支持地區和行業誠信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配合質檢總局和人民銀行加快社會質量誠信體系建設,逐步建立質量誠信“黑名單”制度,打擊質量失信行為。
(六)繼續改善質量政策、社會和市場環境
繼續參與組織“質量月”、“誠信興商”等全國性質量活動。繼續推動《工業產品質量促進條例》的制修訂工作。在產業發展政策和行業準入條件中,加強對質量管理、產品質量、產品標準的要求。開展對中小企業質量管理和品牌建設的專題研究,促進提高中小企業的質量和效益。
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工業產品質量專項整治行動。加強對民爆產品、支農產品、無線電發射設備和“家電下鄉”產品及其生產企業的指導和管理。繼續開展電子信息產品有害物質替代和減量化工作,貫徹落實《關于促進工業設計加快發展的若干指導意見》(工信部聯產業[2010]390號),研究制定《關于開展產品生態設計的指導意見》,做好生態設計產品評價試點和指標體系,通過提高產品設計水平,促進質量提升。
三、組織開展“工業質量品牌建設年”活動
按照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部署,2012年在全國開展“工業質量品牌建設年”活動(以下簡稱建設年活動)。
建設年活動是落實《工業轉型升級規劃》,推進質量品牌戰略的專項行動部署。建設年活動以推動轉型升級為導向,以促進轉變發展方式為主題,突出活動特點,解決突出問題。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充分發揮地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專業機構的作用,一手抓質量管理,增強產業鏈質量安全保證能力;一手抓品牌培育,提升價值鏈質量效益水平。
(一)活動思路
在深化工業質量品牌建設的基礎上開展建設年活動。一是聚焦人民群眾最為關心的藥品和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問題,以宣貫新版HACCP和GMP管理體系規范為抓手,開展“促進藥品和嬰幼兒奶粉生產質量安全”活動,推動一批藥品和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能力。二是以“加快工業品牌培育”為主體,通過百家工業企業品牌培育試點,帶動地區和行業推進品牌建設,指導企業建立品牌培育管理體系,提高品牌培育能力和品牌價值。三是借鑒國際通用的標桿管理方法,開展“千家企業學標桿,提升質量促轉型”活動。以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為主題,總結提煉并組織企業學習實踐質量管理標桿經驗,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二)活動要點
1.“促進藥品和嬰幼兒奶粉生產質量安全”活動
各地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組織開展“促進藥品和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活動,平均每個地區組織不少于50家藥品和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參加活動,開展體系認證。藥品企業以實施新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為重點,嬰幼兒奶粉企業以實施新版《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 食品生產企業通用要求》(GB/T 27341-2012)為重點,加強企業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提升質量安全保證能力。
各地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組織宣傳動員、培訓研討等工作,組織專業機構為企業提供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培訓、咨詢和新版轉換指導和體系認證等服務。
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各地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開展藥品和嬰幼兒奶粉企業實施GMP和HACCP能力調研,利用技術改造專項資金支持藥品和嬰幼兒奶粉企業實施GMP和HACCP能力建設;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專家,于2012年4月至8月期間,在重點地區開展10期巡回宣講活動,講解新版食品藥品質量安全規范,交流質量安全管理經驗。
2.“加快工業品牌培育”活動
深化百家企業品牌培育試點工作,組織培訓交流、指導評價、跟蹤調研等活動,總結提煉企業實施品牌培育管理體系,評價品牌培育能力的經驗和案例,為地區和行業品牌培育提供技術支持。指導各地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組織開展“加快工業品牌培育”活動,提升地區、行業和企業品牌培育科學化水平。組建品牌培育專家組,研究品牌培育理論,構建評價模型,推廣品牌培育經驗,支撐品牌培育活動。研究部屬媒體會同協會、專業機構,構建有影響力的平臺,探索工業企業品牌競爭力和品牌價值發布機制。
各地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組織開展“加快工業品牌培育”活動。每個地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組織一定數量工業企業品牌培育,宣貫《品牌培育管理體系第一部分 實施指南》和《品牌培育管理體系 第二部分 評價指南》(工信廳科函[2011]719號文印發),交流和推廣品牌培育經驗,指導企業建立品牌戰略目標,完善品牌管理體系,提高品牌培育能力和品牌競爭力。研究建立工業企業品牌培育評價和獎勵機制。
機械、紡織和石化等行業協會開展行業品牌競爭力評價研究和試點。紡織工業聯合會根據《品牌價值評估指南》(ISO10668),結合行業特點,在服裝家紡行業開展貨幣化品牌價值評價研究和試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開展消費者品牌調查,研究品牌力指數評價。廣東、江蘇等地區和機械、紡織、有色等行業協會開展產業集群的區域性品牌和行業性品牌培育活動。
3.“千家企業學標桿,提升質量促轉型”活動
開展工業“千家企業學標桿,提升質量促轉型”活動。“質量標桿”活動是引導廣大工業企業學習和實踐質量工作的成功經驗,促進企業提高質量和競爭力水平的長期性工作。具體按《關于開展“質量標桿”活動的通知》落實。
(三)總結交流
2012年12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結合根據各地區開展活動的規模、內容和效果,對建設年活動進行評價和總結。召開“質量品牌建設年活動總結交流大會”,交流活動經驗,表揚先進地區、行業和企業。
(四)組織保障
工業和信息化部成立由主管部領導擔任組長,有關司局參加的質量品牌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負責建設年活動的統籌策劃、協調資源和監督檢查。科技司牽頭,會同相關司局組成工作小組,負責組織推進落實建設年活動有關工作。
各地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行業協會應積極組織,落實相關資源,策劃和推進地區和行業建設年活動。
四、工作要求
(一)全面部署“十二五”規劃
工業和信息化部在組織宣貫《工業產品質量發展“十二五”規劃》(工信部規[2011]520號文印發)的基礎上,分解規劃任務和規劃目標,著手構建促進質量提高的重點工程。各地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要把質量工作與促進經濟發展、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有機結合,確保地區和行業質量工作規劃與《工業產品質量發展“十二五”規劃》相協調,形成完善的質量工作規劃體系。
(二)堅持以企業為主體
各地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在策劃和開展質量工作,組織建設年活動時,要把質量管理工作落實到企業中去,切實指導企業增強質量品牌意識,提高質量品牌管理水平,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牌競爭力。
(三)強化地區和行業質量工作
地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繼續落實質量職能,創新工作思路和模式,開展地區質量工作發展潛力研究,建立地區工業產品質量分析制度,全面了解和掌握地區質量工作狀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組織開展工業產品質量提升項目,統籌策劃,產學研結合,攻關解決影響地區經濟發展的關鍵性質量問題,提升地區質量競爭力。
行業協會要貫徹《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開展“質量興業”活動的通知》(工信部科[2011]510號),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在行業內開展“質量興業”活動,推動行業質量提升。
(四)加強宣傳工作
各有關單位要加強質量工作、特別是建設年活動的宣傳,提高社會質量品牌意識,展現質量品牌建設成就,提升工業產品質量安全和信譽形象。各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要利用全國和地方性報刊、網絡、會議論壇等多種媒體和活動,積極宣傳、擴大建設年活動的社會影響,營造關心質量、重視質量的良好社會氛圍。組織開展質量品牌專題調研宣傳活動,走訪重點地區和優秀企業,集中宣傳報道質量品牌建設的經驗。
(五)強化質量品牌工作的合力
各地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加強質量品牌工作的領導,積極爭取當地人民政府的支持,將質量品牌建設工作與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有機結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利用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對質量品牌工作和建設年活動給予支持,地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積極爭取地方政策和資金支持。
要加強與發展改革、財政、商務、衛生、工商、質檢等政府部門的溝通協作,強化質量品牌工作的合力,共同推進質量品牌建設。
各地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工業行業協會和中國質量協會要按照通知要求,制定本地區、本行業或本單位年度質量品牌建設工作計劃,并于2012年4月15日前將工作計劃報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對各省市和行業協會工作計劃、內容、實施情況和效果等,進行跟蹤、評價和總結。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