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動態 > 煤化工能否破解“石油魔咒”

煤化工能否破解“石油魔咒”

日期:2012-2-10 11:16:26

煤化工能否破解“石油魔咒”

     對進口原油的過度依賴被業界稱為“石油魔咒”。如今,我國正在這個“魔咒”中越陷越深近幾年來,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每年提升約3個百分點,據此估計到2013年將達到60%。

    在這樣的“魔咒”下,以石油為基礎的石化工業不斷吃緊,也催生了煤化工產業并在我國迅速出現“過熱”現象。

    “十一五”期間,國家發改委不斷抬高門檻,限制煤化工項目投資,控制行業發展規模。但隨著油價飆升,“適度發展煤化工、增強石油供給保障能力”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截至目前,《煤化工“十二五”規劃》繼續難產,其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是“限制”還是“放開”的基調。

    但在2月3日工信部發布的《石化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用較大篇幅對煤化工進行了描述。

    “適當發展煤化工是"十二五"規劃的核心內容之一。”長期參與石化工業五年規劃編寫的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院長顧宗勤告《中國科學報》記者。

    雖然產業政策并未放松,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胡遷林認為,經過“十一五”的技術示范,煤化工在“十二五”期間將會有較好增長。

    煤制烯烴成亮點

    “《規劃》有5點核心。”顧宗勤告訴記者,“十二五”規劃的主線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第一個核心是滿足國民需求;二是節能減排、降低能耗;三是發展新材料滿足國內需求;四是發展高端產品;五是適當發展煤化工,調整原料結構,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對于何為“適當”,《規劃》并未放松之前的標準,指出:“對于以煤炭、甲醇等資源為原料的烯烴工業,應在煤炭資源豐富、水資源較好、二氧化碳減排潛力和環境容量較大、交通運輸便利及產業發展能力較強的煤炭凈調出省區從嚴布局;其余地區,尤其是煤炭調入省區,要嚴格限制發展煤制烯烴。”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形成一套嚴格高效的現代煤化工建設程序,在“十二五”末期形成以石油化工、石腦油生產為主、煤制烯烴為輔的產業結構。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白頤則認為,乙烯及其下游產品在“十二五”會有較大發展機會,而煤制烯烴更是其中的亮點。

    顧宗勤指出,石油化工能耗低、排放少,但原料大量依靠進口,滿足不了國內需求,只有依靠煤化工補充。

    “煤化工能源效率低、排放大,在節能減排的大趨勢下不能一哄而上,必須技術成熟了再發展。國家定的基調是控制發展,但是在結構調整中還必須適度發展,這就是我國的現實。”顧宗勤說。

    冷靜看待“過熱”

    “國外不景氣,國內過熱;國外小試、中試,國內引進、放大。”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對煤化工現狀的描述。

    雖然國家早就提出有序發展煤化工,但煤化工熱不僅沒有冷下去,反而出現了“遍地開花”的現象,盲目發展也造成了“圈地”、同質化、環境污染等問題。

    實際上,由于我國煤炭資源充足,來自資源和經濟上的雙重誘惑致使很多企業投身煤化工。加之我國煉化工業大多被中石油、中石化壟斷,煤化工的發展使得更多企業有機會參與競爭。

    “過熱本身也說明這個行業有前景,要冷靜看待。”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劉中民對記者表示。

    《規劃》提供的數據也足以證明煤化工對石化工業的補充作用:“2010年我國乙烯生產需要化工輕油約5000萬噸。2010 年原油對外依存度達53%,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大幅上漲和國內供求矛盾加劇,烯烴原料供應緊張,制約了乙烯行業發展。”

    《規劃》還提出,到2015年乙烯的國內保障能力要達到64%。2010年的這一數據是48%。但如果考慮石油進口的因素,這些數據將無從談起。

    “在原油進口的壓力下,以油為原料的所有化工產品都存在保障風險。”劉中民指出。

    為了降低對原料依賴的風險,《規劃》第一次提出烯烴原料的多元化率提高到20%。

    白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石化行業的原料主要依賴石油和煤炭,《規劃》的核心之一就是進行原料結構調整,刺激了一些新工藝制烯烴的發展,提高石化行業原料的靈活性,降低風險。

    “我國目前烯烴緊缺,如果煤化工能和石油化工協調發展,將最終形成我國合理的化工格局。”劉中民說。

    胡遷林亦認為,“十二五”期間,政府規范引導和地方積極性之間將會找到平衡點,使得行業良性發展。

    “十二五”邁向商業化

    水和資源被認為是制約煤化工發展的兩大因素。但劉中民卻告訴記者:“我國煤化工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行業發展還受制于技術進步。”他認為,新一輪的結構調整應和技術升級相輔相成。

    《規劃》明確提出,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研發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步伐,提高行業技術裝備水平,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顧宗勤也表示,“十二五”期間,創新被擺在重要位置,而石化行業最需要的是工程性創新,我國科研單位應花大力氣在后期的工程放大,讓技術成果從實驗室走到工業化生產。

    實際上,由于“富煤少油”的國情,我國煤化工技術一直處于國際領先地位,是世界上第一個大型煤制烯烴工業化的國家。“十一五”期間,國家新型煤化工五大示范工程中的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二甲醚和煤制乙二醇均已順利完成示范,煤制甲烷氣據悉也將于今年完成示范。

    胡遷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石化工業中,煤化工技術的整體水平較為突出,而在煤化工中,煤制烯烴成熟度高。下一步需要進一步節能減排,在有條件的地方適當發展,替代進口。

    對于“十二五”的發展前景,胡遷林認為,經過“十一五”的積累,煤化工成功克服了很多技術瓶頸,“十二五”將由示范轉向商業化運行和推廣。“應重點關注煤制化學品,煤制烯烴和高端化學品可能會發展較快。”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

日本道二区在线视频观看,久久精品免费精品视频,久久精品观看2020,九九热久久这里精品16
日韩AV大片在线一区二区 | 色接九九精品国产免费 |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 |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囯产免费 | 色一情一乱一乱一区91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