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工業固廢利用再掀投資熱潮
中國電石網訊:工信部網站1月4日發布《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這標志著作為節能環保產業三大板塊之一的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首次公布“十二五”發展藍圖。
《規劃》提出,到2015年,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年綜合利用量達到16億噸,年產值5000億元,綜合利用率達到50%。“十二五”期間,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累計達到70億噸。
分析指出,大宗工業固廢涉及領域繁多,從目前現狀來看,在尾礦、粉煤灰、鋼鐵和有色廢渣綜合利用四大領域已呈規模化發展之勢,5000億元的年產值或將主要依靠這些領域的貢獻。
十大重點工程投1000億
據了解,截至“十一五”末,我國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達到11億噸,綜合利用率達到40%,從事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的企業超過15000家,產值達到3000億元。盡管達到一定規模,但到2010年底,我國主要金屬礦產資源仍然保持著較高的對外依存度,其中鐵礦石、銅精礦、鋁土礦、鋅精礦對外依存度分別為60%、75%、40%和30%。這就決定了提高工業固體廢棄物再生利用效率仍是當務之急。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專家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由于我國工業門類繁多,大宗工業固廢來源廣泛,且各種固廢處理利用方式也不盡相同,因此需針對重點領域開展規模化利用。
對此,《規劃》提出,結合各種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堆存、綜合利用和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列出十大重點工程,共需社會總投資1000億元,預計實現年產值1445億元,年利用大宗工業固體廢物4.12億噸。
記者注意到,這十大重點工程中,涉及尾礦、粉煤灰、鋼鐵和有色廢渣四個領域的投資分別達410億、180億、120億和170億元,占據1000億總投資的88%,其擬定的“十二五”年產值目標也占據產業總產值的大部分。上述資源綜合利用協會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從目前來看,國內煤礦及非煤礦山在尾礦及粉煤灰加工利用上已呈規模化發展之勢,不少企業已建成完整產業鏈,而鋼鐵及冶金廢渣利用也已開展多年,因此,這些領域在技術和工藝上已較成熟,有望成為未來工業固廢利用的主力軍。
扶持政策亟待明確
在配套政策支持方面,《規劃》提出,要進一步研究完善稅收優惠目錄,重點支持大宗、高附加值綜合利用產品,同時推動建立用于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專項資金,并通過國家科技計劃、中央預算內基建投資、循環經濟專項、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現有資金渠道對技術研發予以支持。
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國內從事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的主體主要是產生這些廢棄物的企業,例如鋼鐵、冶金廠及煤礦,其處理利用資金多由企業自籌,且綜合利用開發出的產品基本上由企業內部消化。這種現狀或很難適應工業固廢規模化發展的要求。
山西一家大型煤礦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其所在煤礦每年利用粉煤灰量已達數十萬噸,利用途徑為礦井充填、粉煤灰制磚及其他高附加值產品,產品出路多為煤礦自用。“例如粉煤灰制磚,本來應該很有市場,但每塊磚3毛多的成本,一投向市場根本沒法跟2毛多的粘土磚競爭,長期下去,拿來做礦區建房又消耗不了太多,產生的經濟效益十分有限。”該負責人表示,希望國家及當地政府能對類似粉煤灰磚這樣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出臺扶持措施,讓企業更有動力。
上述分析人士也表示,粉煤灰制磚遭遇的問題只是工業固廢利用尷尬現狀的冰山一角,更多的問題在各個細分領域都存在。由此而言,工業固廢利用亟須研究出臺更加實質性的政策利好。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