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倒逼寧夏經濟轉型
寧夏經濟是典型的碳基經濟。煤炭與電力行業占據全區工業產值的近一半比重,工業產值又占據寧夏GDP的半壁江山。經濟發展的粗放、高碳性特征明顯,調研報告顯示,寧夏目前三次產業構成為10.9∶52.9∶36.2,這與全國的11.3∶48.6∶40.1相比,經濟增長仍然主要依賴于第二產業的現實沒有改變,低能耗、低排放的第三產業發展不夠。同時,寧夏工業結構中重工業比重偏高。眼下,通過能源的高消耗來拉動經濟增長的方式已經成為過去。面對寧夏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現實,只有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加大節能減排促進經濟轉型。
“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完成80%以上
近年來,寧夏將污染減排任務列為各級政府約束性指標和重要經濟發展目標,按照2007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提出的總體目標和“寧可犧牲GDP,也不能犧牲環境”的莊嚴承諾,積極發展低碳經濟,并將應對氣候變化納入寧夏“十一五”經濟發展規劃,出臺了《寧夏應對氣候變化方案》,配套編制了《建設節水型社會規劃》、《寧夏循環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寧夏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減緩和應對氣候變化,推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并制定了減排“十大鐵律”。在堅決限制高耗能產業、淘汰落后產能的情況下,大力鼓勵和扶持綠色環保低碳項目。
經過3年的努力,寧夏污染減排雙指標逐漸由下游向中游進步。以不俗的表現成為中國適應氣候變化項目試點省(區)和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的樣板省(區)。特別是2009年,寧夏加大力度,完成對規模以上火電機組脫硫工作,7家規模以上化學制漿造紙企業9套堿回收工程已全部建成投運;督促111家重點企業進入在線監控系統,有效防止偷排行為;暫緩和拒絕審批65項環境問題項目;籌集近億元資金投入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立案查處違法企業43家,關停取締19家;銀川拆除燃煤小鍋爐151臺,固原、吳忠等市加強了對南干溝、沈家河等污染嚴重水域的治理……一系列的措施帶來可喜變化。
經國家環保部最終核定,2009年寧夏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降幅分別排名全國第二和第四,實現歷史性突破,扭轉了幾年來徘徊在中下游的局面。超額完成國家和自治區年初確定的6.5%和4%的年度目標任務;黃河寧夏段Ⅲ類水質以上斷面所占比例為100%,其中Ⅱ類水質斷面占33.3%,同比提高19.3%;銀川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25天,連續5年排名西北省會城市第一,并成為西北首個、西部第二個獲得“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稱號的省會城市。
寧可犧牲GDP,也要確保節能減排目標完成
按照2010年寧夏經濟增長10%的目標,完成國家下達給寧夏“十一五”期間能耗下降20%的總體目標,全年能源消耗總量增幅要控制在5.2%以內,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要降低8%左右,全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要降低10%左右,萬元GDP能耗必須下降到3.31噸標準煤。
對于5月5日國務院召開節能減排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今年節能減排任務,自治區政府主席王正偉表示,今年是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決戰之年,節能減排工作已進入“啃硬攻堅”階段,我們必須要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破釜沉舟的決心,不講條件,不講代價,不留后路,絕不退縮,寧可犧牲一部分GDP,也要確保節能減排目標完成。節能減排重點在工業、難點在節能。
從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出發,寧夏采取五項強力措施,確保全年節能降耗目標的實現:提高準入門檻,嚴把高耗能項目準入關;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淘汰落后產能;調整布局,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優化結構,進一步加快第三產業發展;加強建筑節能和公共機構節能管理,切實將過高的工業能耗降下來。為確保上述五項措施落到實處,寧夏建立并實施了節能降耗預警機制,根據自治區出臺的《2010年節能降耗預警調控方案》,今年寧夏不再審批、核準、備案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和產能過剩行業擴大產能項目,未通過環評、節能審查和土地預審的項目一律不得開工建設,新建、改(擴)建的“兩高”項目今年內不得試產、投產。寧夏高耗能行業主要集中在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碳化硅行業,在高耗能行業,電費成本占到企業成本的50%以上。2009年這四大行業合計用電量達到260萬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56%。
據測試,取消優惠電價意味著寧夏高耗能行業成本倒掛和大面積停工停產,年銷售收入將減少200多億,全年工業增加值將減少80多億。80億,對寧夏這個經濟總量小的西部經濟欠發達省區來說是個不小的數目。這也充分說明寧夏走低耗能、低排放、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與此同時,大力鼓勵和扶持綠色環保低碳項目。今年1月份至5月份,自治區審批10個風電項目、6個光伏發電項目,全部通過綠色通道,審批時間比原規定時間提前2/3。
實現經濟轉型是終極目標
“寧夏堅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抓節能減排。我們的目標是用極大的努力,實現寧夏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自治區政府主席王正偉說。寧夏的經濟是一個倚重倚能的結構,資源開發和能源工業在全區工業結構中的比重很大,特別是今年以來,隨著經濟回升向好進程的加快,工業生產恢復性增長強勁,能源消耗快速反彈,出現了增幅擴大、總量攀升的局面。節能降耗工作面臨的壓力巨大。
按照國務院要求,寧夏對鐵合金、電石、碳化硅等高耗能行業,從今年5月份開始,實施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政策;對重點節能減排技改項目,金融部門優先予以貸款,加大貸款扶持力度;繼續關停80萬噸水泥、45萬千瓦發電、40萬噸焦炭、11萬噸煉鐵、5.26萬噸電石、3萬噸煉鉛、2.5萬噸鐵合金、3.9萬噸味精的落后產能;全年發電量控制在482億千瓦時以內,其中火力發電量控制在454億千瓦時以內,相應控制火電機組利用小時在5300小時以內;等等。從6月1日起,自治區取消了高耗能行業優惠電價。同時通過提高工業項目準入門檻、加大高耗能工業技術改造力度、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調整布局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加強建筑節能和公共機構節能管理等措施,進一步改善和優化全區能耗結構。”
寧夏高耗能行業主要集中在石嘴山市和寧東,其他地區相對分散。目前,石嘴山市已對能耗高、污染重、工藝設備落后的100多家企業堅決關停,并安排節能專項資金1300多萬元,實施了155個節能重點項目。同時,該市把節能降耗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突破口,大力發展能源化工產業、新材料產業和機械裝備制造產業。目前,這些新型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70%,一些主導產品在國內乃至世界同行業中占有較大份額。目前寧夏135MW以上火電機組均已安裝脫硫設備,脫硫率達到100%,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所有化學制漿造紙企業均安裝堿回收設施,走在西北地區的前列。每一個縣都建有城市污水處理廠,全區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70%,排在西北地區的前列。石嘴山市、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被列為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有40家企業被列為自治區循環經濟試點,促進了全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