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產能再加碼 河北任務重
河北是中央政府淘汰落后產能政策中受影響較大的省份。27日,工信部借“全國工業系統淘汰落后產能會議”,向各省市下達了今年年內必須完成的淘汰任務,任務數量比國務院四月份提出的大幅“加碼”,在煉鐵、煉鋼領域,河北占據了淘汰任務大頭。
規模再次擴大
此次任務數量的升級,表明中央政府在“十一五計劃”僅剩下半年時間的背景下,已經加大了淘汰落后產能、實現節能減排的力度。
本月初,國務院在12號文中,確定了六大產業的淘汰目標,工信部27日的淘汰任務,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據悉,工信部根據國務院相關文件,和各省市進行了溝通,新目標最終通過部際協調小組討論通過。
工信部計劃在今年年底前,煉鐵產能淘汰3000萬噸,煉鋼產能淘汰825萬噸,水泥產能9155萬噸,電解鋁淘汰33.9萬噸,平板玻璃648萬重箱,造紙432萬噸。其中,煉鋼淘汰規模比國務院文件的2500萬噸增加了五分之一,煉鋼規模增加了38%。水泥則是比國務院的5000萬噸計劃增加了一倍。造紙行業比原先的增加了七倍多。
除了國務院明確的六大產業外,工信部27日的淘汰任務還涉及其他12個產業,分別是:焦炭2127萬噸、鐵合金144萬噸、酒精67.7萬噸、銅冶煉11.7萬噸、鋅冶煉11.3萬噸、鉛冶煉24.3萬噸、電石71.8萬噸、味精18.9萬噸、檸檬酸1.7萬噸、皮革1200萬標張、印染31.3億米、化纖55.8萬噸。
河北已定目標
工信部部長李毅中表示,在18個行業中,煉鐵是淘汰落后產能任務最終、難度最大的一個行業,今年計劃淘汰煉鐵產能3000萬噸,能夠完成“十一五”淘汰任務,但是到明年完成國務院計劃,即到2011年底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約7200萬噸產能,任務很艱巨。
據悉,河北、山西、河南、山東等省份淘汰落后產能任務比較重。在今年3000萬噸需要淘汰的煉鐵產能中,河北1000萬噸約占三分之一,河北需要淘汰的煉鋼產能為200萬噸,占全國四分之一。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琳對燕都記者表示,河北素來是鋼鐵產業集中地,此外唐山地區也是中國最大的民營鋼廠聚居地,相應的,河北地區的落后鋼鐵產能也較多。經過這一輪淘汰之后,國有的河北鋼鐵集團以及大中型民資鋼廠將在市場上獲益。張琳也表示,最近幾年,河北一些民資鋼廠也已經自發地改進裝備設施,以免遭淘汰命運。
此前,根據國務院相關通知,河北省府已經制定了今年的落后產能淘汰目標。其中,煉鐵產能淘汰1240萬噸,涉及30家企業的49座高爐,煉鋼產能淘汰200萬噸,涉及3家企業的煉鋼轉爐7座。根據三年計劃,到2011年底前,河北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30噸及以下電爐轉爐都將被淘汰,一共淘汰鋼鐵產能2000萬噸。
在電力行業,河北今年將淘汰6家企業的9臺小火電機組,焦炭行業淘汰13座焦爐,126萬噸,建材行業淘汰129座水泥立窯,產能為1260萬噸,淘汰5家企業的平板(格法)玻璃生產線,產能為464萬重量箱。煤炭行業將關閉12處小煤礦,淘汰產能187噸。其他淘汰計劃還涉及造紙、制革、紡織行業,以及1家企業的酒精生產線。
針對支柱行業鋼鐵業,河北省政府去年已經制定了行業淘汰調整計劃,目的是提高產業集中度,提升鋼材檔次
“兩高”停止審批
李毅中在會議上宣布,今年年內,將不再審批、核準、備案“高污染、高能耗”和產能過剩行業擴大產能項目。此外將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法律法規約束以及技術標準門檻。李毅中國還提到,除了加大行政處罰力度之外,中央財政今年將初步拿出40億元作為獎勵資金,支持各省淘汰落后工作。
李毅中還提到,各地在淘汰落后產能過程中,要做好職工安置,支持企業升級改造等相關工作。
工信部要求各省市在今年第三季度之前全部關停年內應該淘汰的落后產能。李毅中還要求各省市在媒體和網絡上公告需要淘汰的落后產能、落后工藝設備、淘汰時限、及企業名單,并將名單于7月底前報到工信部。
來源:燕趙都市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