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項目都集中建在河南省的180個產業集聚區里。金融危機后,我們積極響應河南省產業集聚區的建設號召,企業獲得了良好的空間,不僅有利于發展低碳經濟,更有利于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在采訪中,化企管理者們這樣對記者說。
以往,河南省化工企業布局分散,導致投入產出比小、環境壓力大。而集中起來,就能形成關聯和互補,解決傳統工業的弊端,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
河南煤化集團根據濮陽周邊富集鹽、油氣、煤等資源的特點,在濮陽的化工產業園區,按照一體化、大型化、基地化的集約化發展模式,在濮陽現有化工產業的基礎上,規劃實施了集煤化工、鹽化工、石油化工“三化一體”的集聚模式。
在這里,河南煤化的濮陽化工工業化試驗基地、合成氨原料氣改造、20萬噸/年乙二醇、4萬噸/年三聚氰胺及30萬噸/年聯堿、100萬噸/年真空制鹽、10萬噸/年特種聚丙烯、10萬噸/年己內酰胺以及碳四綜合利用等眾多項目已經拉開了建設的序幕。
河南煤化集團董事長陳雪楓說:“我們力爭在每個產業鏈上,形成原料、中間產品及廢棄物的互供互用,實現上下游裝置間無縫鏈接和清潔生產,同時在產業之間形成循環鏈接,瞄準行業最前沿和科技制高點,增強競爭力。”
一些企業的集聚優勢正在顯現。據中平能化集團介紹,在產業集聚區里,不僅原來低價值的焦化副產品粗苯、焦爐氣能夠得到深加工利用,形成高附加值的尼龍化工產品,而且其中的中低旦絲產品還填補了國內空白,結束了我國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
去年6月25日,中平能化集團20萬噸/年尼龍66鹽成套項目在集聚區內開工建設,同時還配套了10萬噸/年粗苯精制、2萬噸/年中低旦絲、2 億立方米/年焦爐煤氣制氫和200萬噸/年焦化等化工項目。這些項目將中平能化集團煤炭采選、煤焦、尼龍、化纖等上下游產業完全連為了一體,形成世界上最為完整的尼龍66產業鏈。
位于焦作的昊華宇航化工有限公司是我國中部重要的氯堿生產基地之一,董事長徐何紅表示:“在產業集聚區內,我們能享受到一系列優惠政策,重大項目建設速度比以往快多了。”
昊華宇航的“雙40萬噸”氯堿項目就落戶于焦作沁陽的沁北工業集聚區,它依靠太行山,不但實現了工業出城、項目上山,而且直接節約耕地3000 公頃。徐何紅還不忘告訴記者:“雖然我們身在山區遠離城市,但產業集聚區在環保方面的嚴格要求,給化工企業戴上了‘緊箍咒’,我們不能帶給大山一點污染!”
通過對這些企業的采訪,記者深深地感受到,由于發展思維的轉變,在產業集聚區的沃土上,河南化工企業正在顯現蓬勃的生機。
文章來源:中國化工報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