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將是聚氯乙烯產業發展的關鍵年
2009年以來,PVC行業產能還在增加。平煤神馬9月增加了30萬噸/年產能,陜西北元年底增加了20萬噸,新疆中泰增加195萬噸/年。預期2009年供給量達到1674.5萬噸/年,表觀消費量達到1064萬噸/年,產能過剩形勢十分嚴峻。此外還有部分2010年、2011年投產的項目,未來產能還將繼續增長。韓國韓華的30萬噸/年項目預計于2010年建成、安徽華塑的100萬噸項目預計于2011年5月投產。聚氯乙烯產能已然供大于求,但行業的擴產還在繼續。據統計,2009年氯堿行業有9家企業進行了新建和擴建,新增產能達到167萬噸,全國產能將達到1748萬噸/年。
2010年,國內產能或將達2000萬噸/年左右,這更加劇了產能過剩的態勢,產能過剩成為抑制PVC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
2010是聚氯乙烯(PVC)產業發展的關鍵年份。業內人士對于PVC市場在2010年發展也是極為的看好,但是這也將取決于其價格和產能方面。怎樣才能讓聚氯乙烯(PVC)產業走什么的復蘇路呢?關鍵還是各大化工企業都能從中獲益,嘗到甜頭。
國內PVC市場或將出現高消費、高成本、高價格'三高'現象。PVC產銷量均可能達到1100萬~1200萬噸,年度價格高點可能超過9000元,開工率可能達到65%,部分月份開工率可能達到80%。整個產業也將繼續加速調整振興,實現更為健康的發展。
先說電石實際產能的縮減。我國PVC產能中75%是電石法,近年新建項目也大多是電石法。今年預計PVC表觀消費量將達到1170萬噸,國內產量將達到1100萬噸,其中900萬噸為電石料,消耗電石將達1300萬噸,加上其他領域的消耗,今年電石需求量將達到1650萬噸。目前我國電石產能約為2100萬噸,開工率必須達到75%以上方可滿足需求。然而我國電石行業不少企業技術裝備屬于國家明令淘汰落后裝置,普遍處于'高耗能、高污染'的狀態,部分產能長期處于閑置狀態。隨著國家淘汰落后產能力度的不斷加大,今年電石行業的實際產能將出現縮減,部分月份可能出現供給不足,從而對PVC生產供給造成影響。
再說,國內PVC進出口格局也將支撐上升行情。從2008年9月開始,我國暫停了對PVC進口反傾銷稅的征收,進口貨源在成本優勢下大量沖擊國內市場,占到國內消費量的30%左右。2009年9月底,我國出臺重征反傾銷稅的政策,預計今年月度平均凈進口量不會超過5萬噸,全年凈進口量不超過70萬噸。我國PVC進口繼續回落,出口繼續增加的格局將成為帶動國內PVC市場行情回暖的重要因素之一。
對于乙烯方面來說,石油價格不斷地走高使乙烯價格高企。對比近3年的原油裂解價差數據和乙烯價格可以發現,原油裂解價差與乙烯走勢存在負相關性,裂解價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煉廠的利潤空間。利潤高企時煉廠開工率高,乙烯供應則會充足;而利潤受到擠壓加之成品油脹庫時,煉廠開工率會被迫降低,則乙烯供應也相應減少。而目前,國際原油裂解價差處于近3年來的低位,則乙烯的供給不足勢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得不到有效的緩解,因此可以預計今年乙烯價格仍會居高不下。
據業內人士分析,當原油價格在30~40美元/桶徘徊時,占我國產量3/4的電石法PVC生產工藝的生產企業由于失去了成本優勢以及下游需求低迷,普遍處于虧損狀態。進入下半年,隨著原油價格回升至70美元/桶以上,電石法PVC的成本優勢開始體現,企業開始擺脫虧損并進入微利狀態,但是嚴重的產能過剩制約了PVC價格的上升。
產能過剩也是聚氯乙烯重點要考慮的問題,雖然說其產能嚴重過剩,但是我國PVC行業集中度相比PTA和LLDPE等化工產品較低。全國生產PTA和LLDPE的生產廠家分別僅為10余家。前4大PTA生產廠家就擁有超過全國50%的產能。中石化和中石油兩大集團的LLDPE產能和產量分別占全國的87%和88%。在產能這一問題上,發揮更大的作用,也將面臨各大的挑戰。
中國氯堿網
實際上,聚氯乙烯還是一個典型的復蘇例子,即便它具有更高的市場化。PVC廣泛應用于各種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中,2010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投資預計仍將維持高速增長,其中6700億的政府公共投資和去年大量未完成的項目將是拉動投資的最主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