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商務部駐印度使館經商處披露,印度財政部保障措施局已于8月20日對進口燒堿發起一般保障措施調查,并要求利害關系方在立案后30日內提交評論意見。
此次調查的申請人是印度堿生產商協會,涉案產品是燒堿,印度海關編碼為2815。據印商工部統計,2007-2008財年,印度從中國進口涉案產品6211萬美元;2008年4-12月,印度從中國進口涉案產品5279萬美元。
印度堿生產商協會此次調查申請僅獲得占國內生產量35%的企業的支持,但該協會認為支持申請的企業占國內生產量并不需要達到50%,并引用專家組就阿根廷對巴西禽肉反傾銷案的報告以支持其觀點。
據了解,這不是印度堿生產商協會第一次提請對進口燒堿進行貿易保護調查。2002年,印度商工部反傾銷局曾對進口燒堿發起反傾銷調查。2007年,應該協會的申請,反傾銷局對進口燒堿發起日落復審,并最終決定延長征收反傾銷稅的期限。“印度以前就對中國燒堿實行過反傾銷調查,但以前的反傾銷稅期限已經過了。最近一段時間,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印度開始在多個行業采取了貿易保護措施。”中國氯堿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張文雷說。據統計,2007年和2008年印度從中國進口燒堿的數量分別為16萬和11萬噸。今年的數量更少,不到10萬噸。
“我們正在研究,將根據生產企業的情況決定是否需要組團應訴。”張文雷說。一直以來,海外市場都是消化中國燒堿龐大產能的重要分流渠道。
據了解,2008年中國燒堿產能達到2472萬噸,產量為1852萬噸。而2009年國內燒堿產能還將進一步增加,預計新增494.5萬噸。而2008年中國共出口了約200萬噸燒堿,銷售到澳大利亞、東南亞和非洲的一些國家。“這主要是由于國內產能發展比較快,需要在國際市場進行分流。而國際一些發達國家近年來關停了燒堿裝置,也需要中國來自中國的燒堿產品。”張文雷說。
但從2008年10月以來,國際化工行業受到較大沖擊,開工率下降,對燒堿需求也隨之下滑。統計數據顯示,中國6月份出口燒堿共計31842噸,比5月份下降54%,比2008年同期更是下跌71%,創下最近30個月以來中國燒堿出口量的最低水平。
文章來源:廣東塑料交易所網站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