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金融危機當中,由于外需的強烈萎縮,出口企業(yè)成為受創(chuàng)的“重災區(qū)”,而出口目前面臨的回升積極因素,則為出口企業(yè)效益轉暖注入強勁動力。
數據顯示,7月份,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中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2.1%,環(huán)比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xù)第三個月站上50%的關口。中信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諸建芳認為,出口訂單狀況好轉,反映出我國出口最差時刻已經過去。
他認為,外貿好轉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國、歐盟經濟已經觸底,從美國、日本、歐元區(qū)PMI指數的大幅反彈中可見一斑,這有助于我國外需的好轉。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分析師潘向東預計,今年三季度我國出口環(huán)比增速將不斷回升,四季度出口有望步入同比正增長。他認為,除了美國歐盟日本等發(fā)達經濟體回升對我國出口形成的正面拉動作用之外,未來出口退稅率的上調、對外貿易政策的放松和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將使一些出口企業(yè)的競爭力得以提升,也有利于緩解出口的困境。
事實上,出口的良好預期在企業(yè)效益方面已經有所顯現,近日,不斷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報顯示,許多出口企業(yè)正逐步走出低谷。去年出口收入占公司總收入比例超過80%的晶源電子的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665.6萬元,同比增長3.36%,扭轉了一季度業(yè)績同比下滑的局面。同時,公司預計三季度業(yè)績增減變動幅度小于15%。上海三毛預計2009年中期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將比上年同期增長150-200%。
中投證券宏觀策略組報告指出,下半年中國出口復蘇過程中,最先復蘇的將是主要對美國、日本的出口,其次是歐洲,對發(fā)展中國家出口的復蘇在明年一季度。總體而言,預計出口在7月份創(chuàng)下的-29%的年度最大同比降幅將逐月收窄,并于12月轉正。
事實上,基于出口回暖對相關企業(yè)效益將帶來的良好預期,中投證券認為出口企業(yè)板塊將有很好的投資機遇。隨著美國汽車和地產行業(yè)復蘇,相關汽車及其零配件、建筑及裝修、材料、家電、家具、裝飾材料等產品需求將有較大反彈,而因為美國、日本的日常消費的回暖,紡織服裝、鞋襪、食品以及玩具等需求也會顯著改善。港口和海運也開始感受出口回暖的作用。
文章來源:廣東塑料交易所網站
中國電石工業(yè)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亞運村安慧里 4 區(qū)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