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企抱團全球采購國內煤價難撼動
飽受漲價之苦的中國焦化企業不得不多方想轍。
海外采購顯然已被焦化企業視作救命稻草。7月20日,由山東省焦化行業協會作“紅娘”,當地55家焦化企業開始抱團,舉辦了首個全球焦煤招標會,面向國內外集中采購500萬噸煤炭。
“4月份鋼材價格起來之后,鋼材產量增長趨勢明顯,焦炭需求明顯感覺有些供應不足了。山東焦協的選擇,也是基于煤炭供應的現實所采取的舉措。”聯合金屬網煤焦分析師王玲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抱團方式顯然有利于價格談判。知名鋼鐵專家徐向春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焦化企業如果以分散方式涌入國際市場,各自詢價的結果,只能是抬高價格。統一采購,統一談判,相對而言,比分散采購結果好得多。
按照山東焦化行業協會會長王清濤的說法,此次國內外統一采購煤炭,主要是為協會內的焦化企業提供一個統一的國內外煤炭交易價格平臺,促進國內外煤炭市場的價格平衡。
針對上述想法,煤炭貿易專家黃騰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不樂觀。黃騰估算,國際焦煤一共兩億噸左右,長協方面,日本每年需進口六七千萬噸,韓國四五千萬噸,臺灣兩三千萬噸,再加上歐洲的需求。“真正好的煉焦煤,基本上已經沒多少富裕了。500萬噸,現貨招標非常危險,或者沒有這么大量。”
即便500萬噸都可以從國際市場采購到,價格恐怕非常貴。按黃騰的說法,國際市場上,一二百萬噸的煤炭需求變動,便會引起國際市場價格的變化。此外,500萬噸的采購量更會引起國際運費上漲。“一下要500萬噸,那得漲多少價啊!”
“目前國外進口煉焦煤呈爬坡狀態,也在漲。現在國內國外的差距已經非常小了,年初的時候,差價在200元至300元之間。現在有些煉焦煤每噸差價已經降到了二三十元。”王玲估計,目前在國內煉焦煤供需比較緊張、國外煉焦煤也在漲的情況下,從國際上采購,在一定程度上會拉高國內價格,而不是說降低國內外價格。
對于抱團采購方式,徐向春則建議,不妨考慮煉焦煤長協機制,關鍵是中國市場是否能經得起國際價格波動的考驗。徐向春認為,與鐵礦石采購不同,焦化企業之前很少從國際市場上采購,這些企業沒有分散采購的習慣,相互之間亦沒有積怨,“如果是自愿組成的抱團采購,比如說他們吸取了礦石市場的教訓,可能一開始起點比較高,結果可能好一些。”
文章來源:中國煤炭工業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