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動態 > 國內油價該不該下調

國內油價該不該下調

日期:2009-7-22 9:56:25

國內油價該不該下調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國內石油價格絕對值高是肯定的,高就高在稅上。國內汽油稅成本約是全美平均水平的兩倍。按照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以北京地區93號汽油為例,含稅部分包括增值稅0.925元/升、消費稅1元/升、城建教育附加費0.193元/升,合計2.12元。工藝成本方面,我國汽油零售價格中輸送和銷售環節成本所占比重也過高。比如,美國零售和輸送環節成本一般占零售價格的12%左右,而在中國這一比例為20%。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許昆林:我國石油資源缺乏,對外依存度已達51%,必須利用價格和稅收杠桿,促進節約利用。國內外價格出現差異也屬正常。首先是原油購進成本不同。美、英通過大型跨國石油公司在海外占有大量的低價資源,原油購進價相對較低。而多數亞歐國家石油資源匱乏,且海外找油成本相對較高。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在稅制不同的前提下,爭論國內與國際的差價沒有意義。同時,石油是一個上、中、下游聯動的產業,只看煉油這一部分的價格顯然也不合理。

  東方油氣網副總經理鐘健:營造一個必要的競爭環境,遠比爭論成品油如何定價更有意義。有個很典型的例子——6月30日國內成品油調價后僅10余天的時間,由于市場中的競爭因素再次活躍,柴油批發價已比規定批發價下跌了每噸400余元,零售價也比規定零售價下跌了每噸200余元。照目前的市場氣氛判斷,7月底之前這次每噸成品油600元的上調幅度可能會全數跌回。由此看來,銷售市場上的競爭才是降價最有效的手段。雖然目前國內成品油市場的競爭環境還不完善,但由于存在近4萬個民營加油站、3000余個民營批發企業、若干個帶有“中字頭”的大型國企石油銷售集團的參與,已初步形成成品油市場的競爭態勢。經過競爭洗禮之后的油價將是今后市場的主導價格。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國內油價最近一次的上調幅度確實比較大,可是誰也沒想到國內價格調整之后國際油價從73美元一下子跌下來了。現在跌到60美元以下,跌幅非常大。這對下一步國內油價的調整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基礎。從目前的情況看,如果國際油價能夠維持現在的水平,或者略有上升,國內可能都會下調油價,因為4%的移動平均值已經大大突破了。目前,全世界的國家都認為應該遏制油價快速上漲,以保證經濟的復蘇。中國也不例外。因為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人口大國,必須要保證經濟具有競爭力,保證有足夠的就業,所以我們現在把油價維持太高的話對經濟肯定是非常不利的。

文章來源:中化新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

日本道二区在线视频观看,久久精品免费精品视频,久久精品观看2020,九九热久久这里精品16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 亚洲第一香蕉狠狠 | 亚洲精品动漫卡通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色综合综合久久88网色鬼 | 日韩1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