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產業鏈要向下游延伸
歐美在向世貿組織提出的申訴中表示,2008年中國焦炭的出口關稅先后兩次上調,從年初的25%上調到40%。由于中國的配額管制和關稅影響,中國2008年只有1200萬噸的焦炭出口。但是,在國內業界人士看來,這一要求中國出口更多焦炭的申訴理由極不充分。
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會長黃金干認為,歐美此次的申訴理由十分“牽強”。從全世界看,全球焦炭產能大概5億多噸,而全球貿易量不過3000多萬噸,占的比重是很小的。可以說,即使現在沒有全球貿易,主要國家的鋼鐵業也不會受到太大的沖擊。而且現在歐美鋼鐵企業受金融危機嚴重沖擊,對焦炭需求萎縮,不存在焦炭不夠用的問題。中國鋼鐵行業受到的沖擊相對較小,目前國內焦炭價格在1800元/噸左右,已經高于國際市場價格,中國成為焦炭凈進口國,焦炭實際出口量遠低于國家的出口配額。可見,近期中國焦炭出口的大幅萎縮,主要取決于國際市場供需狀況,與國內對焦炭出口的調控政策沒有必然的聯系。
即使撇開這一點,業界專家認為,國家出臺限制焦炭等“兩高一資”產品出口的政策,也是合情合理的。焦炭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同時消耗大量的焦煤資源。目前,我國煉焦生產每年消耗煉焦煤4億多噸,耗費原煤量高達近8億噸。在消耗能源的同時,煉焦過程中每噸機焦可生產出400立方米焦爐煤氣。粗略估計,全國每年約有250億立方米焦爐煤氣未得到有效利用,大部分被直接排放或以“點天燈”方式燃燒排放,浪費資源、污染環境。我國同時是鋼鐵和焦炭的世界第一大生產國,但焦炭行業的膨脹速度遠快于鋼鐵及化工、有色金屬、機械等行業的需求增長,焦炭產能一度過剩30%以上,出口成為消化這部分產能的唯一途徑。
為限制焦炭行業的盲目擴張和大量低價出口,2005年我國政府頒布了《焦化行業準入條件》,淘汰了一批沒有尾氣回收、煤氣利用和環保設施的土焦、小機焦,到現在4年多時間里,總共淘汰了1.2億噸的產能。4年來,先后取締關停土焦、改良焦1800多處,產能約5000萬噸,淘汰落后小機焦爐和小半焦(蘭炭)爐500多座,總產能約6000多萬噸。與此同時,新建改建4.3米以上大中型焦爐產能約1億噸。
自從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焦炭出口下滑嚴重,行業內也有要求降低出口關稅的呼聲,包括中國煉焦行業協會在內的一些地方政府和行業組織,今年都曾上書建言中央下調焦炭出口關稅,但均未獲肯定回復。可見,國家對于嚴控焦炭產能的態度是堅決的。
目前,國外鋼鐵工業仍然深陷泥潭,國內鋼鐵工業也沒有徹底擺脫低迷,焦化產品市場短期難以完全恢復,今年焦炭需求預期將呈進一步下降的態勢。焦炭行業未來的路該怎么走?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劉振江指出,煉焦行業必須密切關注世界鋼鐵行業的最新動向,積極優化產業布局和區域布局,加強聯合,減少區域內的競爭主體,同時積極推廣利用新技術,進行焦炭下游——焦化產品開發,并認真做好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
黃金干進一步建議,焦炭行業應把工作重點切實轉移到依靠淘汰落后、結構調整、技術進步、科學管理降低成本和循環經濟上來。把控制總量同結構調整結合起來,把淘汰落后和減產限產結合起來。
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將重點放在小機焦爐、小半焦(蘭炭)爐和老舊落后焦爐上,同時謹慎抉擇新建增加焦爐產能,新建焦爐均必須達到規定的4.3米炭化室高度以上。在結構調整方面,改變只焦不化的格局,逐步延伸產業鏈,向煤—焦—化工深加工方向擴張,優化產品結構;推進煤炭企業與煉焦、化工企業的聯合,提高整個行業的競爭能力。在技術進步方面,應新建一批現代化大型焦爐及干熄焦裝置、煤調濕裝置等,大力推進焦爐煤氣制甲醇等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在科學管理方面,應既不盲目增產,也不盲目降價,以銷定產,穩住資金流。在循環經濟和節能減排方面,應重點降低煉焦工序的能耗和洗精煤消耗,提高水二次循環利用率,控制污染、加強環境治理。
文章來源:中化新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