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淘汰落后才能謀求振興
在《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成為核心內容,因為這是我國工業發展由一貫實行外延擴大規模,改走內涵式發展之路的根本途徑。然而,縱觀我國眾多產業現狀,產能過剩、供需失衡的結構性矛盾仍十分突出,氯堿行業表現尤甚。
以電石法聚氯乙烯(PVC)為例。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電石法PVC產能僅有130多萬噸,而進入2000年后擴能異常迅速,2001年達到160萬噸,2006年底,在我國1158萬噸PVC總產能中,電石法PVC產能已超過810萬噸。特別是2007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一路飆升,并在2008年創下了147美元/桶的歷史新高,大大刺激了電石法PVC產業的擴能沖動。到2008年底,國內PVC總產能突破1500萬噸,其中電石法產能超過1050萬噸。
在擴能過程中,相關企業都被一種理念所左右:大家都在擴,誰不擴將來就會被淘汰,似乎只有大才能生存。然而,供需失衡的現實卻給了氯堿企業一記“重拳”。金融危機和內需不振的兩路夾擊,終于讓業內眾多企業嘗到了盲目擴能的苦果。
據悉,當前國內氯堿企業停產限產超過五成,特別是一些電石法中小企業面臨的不利因素更甚,不少被淘汰出局,成為行業盲目擴能的無情“報應”。今年以來,盡管國際原油價格自6月上旬一舉突破70美元/噸大關,曾達到72美元/桶,創出8個月以來的反彈新高,并由此帶動了國際氯乙烯單體價格同步抬升,加大了乙烯法PVC的制造成本,削減了其市場競爭力。但據調查,近期國內電石法PVC企業不僅沒有從中受益,生產經營活動似乎更加被動,行業低迷度還在加深。
究其原因,都是產能過剩惹的禍。顯而易見,國內PVC供需平衡已經被徹底打破,而且這種嚴重供大于求的狀況,并不會在短期內有根本性的好轉。為此,筆者建議,氯堿行業破解困局之計在于從自身做起,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忍一時之痛,保長期生存。如從現在開始就把落后的隔膜堿產能削減1/3、1/2,直至完全淘汰;同時摒棄PVC一味都貪大貪量的市場比拼法,走產品差異化之路。只有這樣,才是調整所要達到的目的,也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振興。
信息來源:中國化工報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