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高企煉企毛利驟下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由于近兩個月來國際油價大幅攀升,國內原油加工成本急速上揚,業內人士昨天表示,目前這種狀況已導致煉油毛利迅速下降,部分煉企已重陷虧損。
“當國際油價漲到70多美元時,國內煉廠其實已經日子很難過了,部分煉油企業事實上已陷入虧損。”交銀國際石化行業分析師賀煒昨天向本報記者表示,“正常情況下,煉油毛利大約相當于4-5美元/桶,但目前這種狀態下,部分煉油企業的毛利事實上已經成為負數,尤其對中石化這樣的原料大部分來自進口的公司更是如此。”
此前,中石化董事長蘇樹林就曾公開表示,在國際原油價格高于每桶60美元時該公司煉油業務就將陷入虧損。
不過,考慮到中石化的原油采購有6-8周的運輸期,因此現在所加工的原油在購買時并非當前的價格。而在今年一季度原油價格深跌之時,國內原油進口量曾大幅提升,4月份的進口量甚至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3.55%。由此可見,中石化在油價較低時加大了原油采購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煉油成本。
而中石化煉油板塊上半年也一直維持較好利潤率,一段時間甚至有7-8美元的毛利,達到歷史最佳水平。僅就上半年而言,中石化煉油板塊已經獲利不菲。
但下半年情況卻不容樂觀。據估算,除非國內油價進一步上調900-1000元/噸,否則國內煉油企業將很難獲得正常的煉油利潤。
對此,油價問題專家鐘健昨天表示,6月上旬結束時,國際原油基準價WTI平均價已經達到了每桶67.5美元,比5月均價大漲了11美元;對應國內大慶原油的辛塔原油也達到了每桶66.5美元,比5月均價上漲了大約9美元,按此價位預計,7月期間的大慶原油結算價將可能達到每噸3660元,相比6月期間大慶結算價將大幅上漲600余元。如果7月期間不調整國成品油價,按照6月等幅上調了400元出廠價后的煉油盈利水平測算,進入7月份時,煉油企業的煉油平均盈利估值僅為每噸290余元,已經臨界于盈虧平衡點附近。
信息來源:中國化工報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