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中國煤炭進出口均衡被打破
2009年以來,中國煤炭進出口階段性均衡被打破,1-4月煤炭進口量逐月快速飆升自2003年以來,我國煤炭進口量逐步增長,而出口量卻穩步下滑,凈進口量表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然而,2006年至2008年年末,進口量、凈進口量均進入一個相對較為平穩的時期,基本達到一個階段性均衡。然而,2009年以來,國際煤炭價格的低位震蕩,以及顯著的價差使得電力企業加大國際采購拉低發電成本成為可能。于是,國內煤炭進口量開始逐月飆升。2009年4月份,我國單月進口煤炭916萬噸,同比增長169.41%,環比增長60.14%,凈進口達到720萬噸。
2009年前4個月,國際煤炭價格處于絕對低位,電力企業海外采購尚在準備期,形式以現貨煤為主煤炭進口量的增加表明,電力企業的海外購煤取得了明顯進展;盡管5月23日舉行的海外購煤專場采購會上并未簽單,然而,并不說明電力企業的海外購煤積極性不高。
2009年前4個月,電力企業的海外采購是以現貨煤為主。而電力企業采取海外現貨煤策略的原因在于:國際煤炭現貨價格尚處于絕對低位,沒有必要急于簽訂年度合同。
國內外動力煤價差消除預計要到2009年4季度以目前的國際經濟形式而言,無論東亞的日本、韓國,還是歐洲大陸,粗鋼產量大幅下滑趨勢并未改善,火電發電量仍舊低迷。總體而言,國際煤炭價格走出底部震蕩格局尚需時日,因而國內外價差仍能維持一段時間。
國際動力煤現貨價與合同價差價仍有8美元/噸左右。即使國際動力煤價格逐步上升,其首期階段仍以消除現貨煤、合同煤價差為主;而即使是72美元的合同價,也低于國內可比級別動力煤50元人民幣左右,則動力煤國內外價差的消除仍需要較長的時間,我們預計,最早要到2009年4季度價差才可能逐步消除。
五大集團海外采購逐步趨于穩定,未來海外采購有望逐步轉為合同煤形式根據相關資料,我們預計,五大集團2009年進口動力煤總量有望達到2500萬噸左右。而2009年,我國煤炭年進口量有望達到6500萬噸左右,較2008年同比增長60.89%。同時,由于2009年后續月份五大集團海外采購逐步趨于穩定,則采購可能逐步轉向合同煤形式。
2009年我國煤炭進口量的增加和高位持穩,將使得國內、國際煤炭市場逐步融通,未來國際煤炭價格對國內的影響程度將更大,而影響時滯也將逐步縮短。在2010年以及后續各年中,國際煤炭價格的逐步走高應是大概率事件,則相對高位的進口量是否能夠持續仍待觀察。目前而言,進口量的快速增加勢必對國內煤炭價格的季節性上揚造成一定壓力,因此,2009年國內煤炭價格的季節性走勢可能較往年要平緩一些,則夏季高峰期間動力煤價格的上漲幅度可能較此前預期的要低。
行業重大事件5月23日,電力企業召開海外購煤專場采購會,華能、華電、大唐、國電、中電投、華潤等9家國內電力集團代表,以及澳大利亞、俄羅斯、印尼、越南、美國等國煤炭供應企業代表到會。然而,在采購會現場,五大發電集團并未與來自越南、印尼及澳大利亞等海外煤企簽訂合同。
點評與分析
2008年年底至今,國內動力煤年度合同價格仍未確定,其主要原因在于煤炭企業和電力企業對于2009年煤炭價格的走勢存在不同的預期,同時,2008年電力企業普遍陷入嚴重虧損。然而,煤炭企業通過限產,使得國內動力煤供給產生了一定的變化,以此對國內煤炭價格形成有力支撐。而電力企業除了在此前的時間內采取現貨煤策略外,也在積極地同國際煤炭供應商取得聯系,并且五大電力集團已于2009年2月開始逐步加大國外動力煤采購力度。而國際煤炭采購會也一直在籌備中,只是時間一拖再拖。
然而,業內普遍認為,五大集團連同華潤加大國外動力煤采購的舉措對國內動力煤供給、以及國內動力煤價格并不會形成顯著影響,原因很簡單,采購數量占國內動力煤消費的比例很低,而且加大采購可能引致國際動力煤價格逐步走高,從而拉平國內外價差。我們此前也指出,五大集團和華潤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加談判籌碼。然而,2月份以來國內煤炭進口量的快速增長卻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2009年以來,中國煤炭進出口階段性均衡被打破,1-4月煤炭進口量逐月快速飆升受危機影響,歐洲以及東亞地區的煤炭需求量大幅下降,從而導致澳大利亞、印尼、越南、南非等國煤炭價格大幅下降,時至今日,國際動力煤價格仍未走出低谷,價格隨著經濟的起起伏伏維持基本的底部震蕩格局。
文章來源:中國煤炭工業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