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原材料工業技術改造重點專項工作的意見
為落實好中央關于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重大政策措施,緩解金融危機對原材料工業的沖擊,調整原材料工業結構,促進原材料工業平穩較快增長,按照國務院振興重點產業的精神和要求,現就開展原材料工業技術改造重點專項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轉變發展方式,以市場為導向,以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重點,以自主創新和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加大原材料工業技術改造力度,以內涵集約式發展為主,保護原材料工業先進生產力,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努力克服世界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促進原材料工業盡快走出困境,并實現持續平穩較快發展。
二、基本原則
選擇原材料工業技術改造項目,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依托現有企業,以內涵發展為主,重點支持大型骨干原材料工業企業和國家核準的新建項目企業,鼓勵技術改造與企業兼并重組相結合。
(二)以市場為導向,發展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高、能替代進口、促進產業升級的產品,堅持企業的投資決策主體地位。
(三)突出改造重點,緊緊圍繞重點技術改造專項確定的方向,突出質量效益、節能降耗、綜合利用、環境保護、更新裝備、安全生產、優化布局等重點。
(四)依靠技術進步,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原材料工業,支持產學研結合進行科技攻關,發展高技術和新材料,實現產業化。
(五)嚴格控制總量,防止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建材領域的重復建設。
(六)大力淘汰落后產能,新增產能必須與淘汰落后、優化產業結構與生產力布局相結合。
三、重點專項
根據國務院領導關于要保工業、保就業、保發展、保穩定、保大局的要求,結合原材料工業的特點和結構調整的方向,堅定不移地支持支柱產業、骨干企業和名牌產品,保持原材料工業平穩發展,不斷提高質量和效益。確定當前原材料工業技術改造19個重點專項:
(一)石化工業
1、乙烯煉油改造專項。重點推廣液化氣制高辛烷值汽油、渣油加氫處理、資源梯級使用等技術,提高石油資源利用率。開展煉油企業油品質量升級改擴建,支持油品質量升級,擴大國Ⅲ、國Ⅳ油品產能,開展硫磺回收、苯收提等資源綜合利用;乙烯裝置節能降耗改擴建,推動現有乙烯裝置改造,C4(除丁二烯)、C5、C9的深度利用。
2、化肥結構調整專項。(1)氮肥。采用先進適用的煤氣化等技術,對氮肥原料路線和動力結構進行改造,優化布局,淘汰劣勢化肥產能,推廣廢水閉路循環等技術。(2)磷肥。發展硝酸磷肥、窯法磷酸等非硫磷肥生產工藝,推廣新型磷石膏制酸和分解技術,開發低品位磷礦制酸和磷、鉀伴生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鼓勵電力企業推廣干法資源化脫硫技術,硫酸生產余熱回收等技術。(3)鉀肥。鉀礦伴生資源回收綜合利用技術,鹽湖鹵水直接提取硫酸鉀,難溶性、不溶性鉀資源利用。(4)復混肥。緩控釋肥和摻混肥料生產技術改造。
3、高毒農藥替代專項。徹底淘汰高毒農藥,發展高效、經濟、低毒、低殘留、環境友好型農藥品種。推動原藥生產集約化、規模化,鼓勵農藥加工、分裝與原藥一體化發展。具體產品:噻菌銅,烯肟菌酯,烯肟菌胺、硝蟲硫磷、苯醚菌酯、氰烯菌酯,天然源除草劑增效劑GY-Hmax,百草枯增效劑GY-P,有機硅農藥增效劑,水基化、固體化綠色環保型農藥等。
4、高端化工產品專項。
(1)化工原料。雙酚A,環氧丙烷(氯醇法除外),環氧氯丙烷,1,3-丙二醇,1,4丁二醇,己二醇,高碳醇(14-16碳),環己酮,己二酸,己二腈,己二胺,氟碳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異氰酸酯,聚醚多元醇,碳酸二苯酯,吡啶及其系列衍生產品,電子級磷酸、過氧化氫、氫氟酸,電池用六氟磷酸鋰,蛋氨酸等。
(2)合成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專用料,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EVA),聚酰胺(尼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醛,聚碳酸酯,聚苯醚,聚苯硫醚,聚酰亞胺,聚醚醚酮,改性聚氯乙烯專用樹脂,高性能車用聚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丁烯,高品質氟樹脂(聚偏氟乙烯(PVDF),聚全氟乙丙烯(FEP),聚三氟乙丙烯(PCTFE),可溶性聚四氟乙烯(PFA),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納米級聚四氟乙烯(PTFE)),高檔硅樹脂,氯磺化聚烯烴,特種聚酯樹脂,液晶樹脂,丙炔基丁胺基甲酸酯(PBC),吸水樹脂等功能性樹脂等。
(3)合成橡膠及彈性體。稀土順丁橡膠,溶聚丁苯橡膠,丁腈橡膠,乙丙橡膠,丁基橡膠(含鹵化丁基),異戊橡膠,氯醇橡膠,丙烯酸脂橡膠,聚硫橡膠,高性能氟橡膠(四丙氟橡膠、F-246、含氟醚橡膠、氟硅橡膠),功能性硅橡膠,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熱塑性三元乙丙動態硫化彈性體(TPV)及其它彈性體等。
(4)合成纖維單體。己內酰胺,尼龍66鹽等。
(5)特種膜材料。氟聚合物薄膜(質子膜、氯堿用離子膜等),高性能氣體分離膜、陶瓷膜、反滲透膜、納濾膜,平板顯示用光學級TAC膜、PVA膜,光學級聚酯薄膜及其相關功能性薄膜等。
(6)其他合成材料。新型硅油系列產品,中空玻璃用低透氣率硅酮密封膠,高性能PPO/PA合金,電子電氣汽車用納米復合熱塑性樹脂及其納米專用料,環保型膠粘劑、密封劑等
(7)涂料、染料。高性能水性涂料,L型低溫固色活性染料,超微型還原染料,高檔有機顏料(DPP類有機顏料、苝系高性能有機顏料、苯并咪唑酮類有機顏料等)等。
(8)橡膠制品。高強力難燃輸送帶,海洋石油開發用膠管,基于RFID芯片的智能載重輪胎,高性能輪胎(乘用胎: V級及以上,60以下;載重胎:65以下寬級輪胎)及農用子午胎等
(9)其他。新型制冷劑(ODS替代品)HFC-125、HFC-32,含氟電子化學品(三氟化氮、八氟丙烷等),高性能橡膠助劑(包括防老劑、補強劑、促進劑),晶須、納米無機功能材料等。
5、化工新材料科技攻關專項。重點支持大型風力發電機葉片專用環氧樹脂產業化、新型電極材料和電極產業化、高性能低成本陶瓷分離膜材料產業化、5000噸/年級新型熱塑性彈性體(TPV)產業化、電子級磷酸產業化等。
(二)鋼鐵工業
6、新一代可循環鋼鐵流程工藝技術專項。推廣高溫高壓干熄焦技術、燒結余熱利用、高爐工序系統工藝技術、高爐爐頂余壓發電配干法除塵技術、轉爐煤氣干法除塵及回收技術、鑄軋一體化技術及綜合能源管理技術。
7、關鍵短缺鋼材品種專項。對普鋼、特鋼企業的生產工藝進行改造,重點發展與當前國家拉動內需政策密切相關的交通、電力、機械等行業用金屬材料,如高速鐵路用鋼、高牌號無取向硅鋼、高磁感取向硅鋼、高強度機械用鋼(齒輪鋼、軸承鋼、合金彈簧鋼、高牌號模具鋼)、耐高溫高壓腐蝕電站用鋼、抗各種腐蝕介質油井管、抗腐蝕抗變形的管線鋼、高強度轎車板、高檔家電用板。
8、低品位難選冶礦產資源選礦冶煉技術專項。開發利用低品位、難處理的菱鐵礦,采用煤基直接還原鎳鐵技術對鎳鐵高爐進行技術改造,推廣應用鋼鐵廠含鐵粉塵回收技術,支持釩鈦資源綜合利用。
9、發展高強度鋼筋和節材專項。加快淘汰強度335MPa鋼筋。對地震多發地區的建筑物、建筑物基礎工程、重點工程,強制使用強度400MPa以上鋼筋。采用超細晶粒或微合金化工藝,對建筑鋼材產量較大的大中型企業螺紋鋼或線材生產線進行改造,促進建筑鋼材升級換代。
10、前沿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的產業化專項。支持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如非高爐煉鐵、燒結脫硫、鋼渣綜合利用。
11、焦化和輔料結構優化專項。焦化產品回收,鐵合金、炭素和耐火材料先進節能減排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12、信息化與自動化專項。支持自主開發鋼鐵生產工藝自動化控制技術和信息化管理技術。
(三)有色金屬工業
13、高端有色金屬深加工專項。圍繞交通、電力、建筑、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領域,發展能填補空白、以產頂進、自主創新的高端深加工產品。
14、冶煉工藝技術改造專項。支持采用閃速爐等先進工藝對現有銅冶煉工藝進行技術改造,采用選礦-拜耳法、串聯法技術對氧化鋁生產工藝進行技術改造,采用富氧底吹強化熔煉或者富氧頂吹強化熔煉等工藝對落后煉鉛工藝進行技術改造,采用直接浸出法提升改造傳統濕法煉鋅。
15、難選冶資源、再生資源的綜合利用專項。支持利用低品位銅鋁鉛鋅礦及尾礦、廢渣等資源,推廣冶煉尾氣、余熱、伴生資源利用技術。支持規模化的再生銅鋁鉛鋅生產。支持紅土型鎳礦高效利用技術。支持大型黃金企業利用低品位難處理金礦選冶技術改造和新建處理難選冶金礦生產線及配套設施;支持深部采礦技術改造(600米以下),改造深部開采所需的提升、通風、開拓、排水等系統,同時配套高效節能采選礦設備。
16、稀土新材料產業化專項。支持高性能稀土儲氫材料產業化、稀土釹鐵硼合金和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產業化、高效稀土發光材料產業化、高性能稀土拋光材料產業化,以及稀土納米新材料和高性能稀土結構陶瓷、汽車尾氣催化劑及器件、稀土合金鍍層鍍件和稀土永磁核磁共振成像儀等產業化。
17、稀有金屬新材料專項。支持企業發展鎢、錫、銻、鉬、銦等稀有金屬延伸產品和深加工,發展精細化工、高質量硬質合金、鋯材、鈦材等新材料,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
18、信息化和自動化專項。支持自主開發生產工藝自動化控制技術和信息化管理技術。
(四)建材工業
19、建材結構調整專項。支持中西部地區淘汰落后產能、發展新型干法水泥。鼓勵水泥生產處理和利用廢棄物、純低溫余熱發電、粉磨系統改造等節能降耗減排技術應用。支持石灰石礦山以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和保護環境為目的技術改造。改造現有普通浮法玻璃生產線的原料、熔化、錫退、切裁等系統,在線安裝深加工設備,生產國際先進的太陽能發電和電子信息、建筑節能用超白、超薄玻璃、ITO導電膜玻璃、Low—E玻璃等。鼓勵發展技術含量高、節能環保、高性能新型建筑材料,替代進口。
請各地區和有關中央企業按照上述要求,抓緊做好原材料工業技術改造重點專項的項目申報和項目儲備工作,并及時反饋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聯系電話:010--66012138
原材料工業司
轉載: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