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建議防范傾銷維護產業安全
4月3日,記者從化工行業相關專業協會和企業了解到,近期,有多種化工產品顯現出大量進口的傾向,有的已經沖擊了國內化工市場。業內專家提醒,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關注國外化工產品的傾銷動向,防范傾銷行為,并合理運用反傾銷規則保護我國化工產業健康發展。
據海關總署的最新統計數據,今年2月份我國甲醇進口猛增至59.12萬噸,是自2000年以來單月進口量最高水平,這也是連續第3個月的紀錄高位。2008年我國共計進口甲醇143萬噸,較2007年增加70%。
據了解,國外甲醇進口激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進口產品價格遠低于國內鏟平價格。自去年9月份以來,國內甲醇價格持續下降,到去年末已跌破絕大多數企業的生產成本,形成價格倒掛。而我國以煤炭為原料的甲醇產能占到70%左右,據企業老總們測算,如果以無煙煤價格800元/噸計算,煤頭甲醇的完全成本應在2100元/噸以上;但是現在我國無煙煤的價格更不不可能以800元/噸賣出,這就決定了甲醇的價格不可能有太大的下降空間和盈利空間。眼下,甲醇企業成本普遍在2300-2900元/噸,賣出價格在1800元/噸左右。而國外的甲醇加上海運費用,到達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價格多在1400元/噸左右。基于此,目前,國內甲醇企業整體開工率已不到三成。
極為相似的是,我國聚氯乙烯行業同樣因為量大價低的進口貨沖擊而步履艱難。而我國的尼龍66市場在低價進口產品的沖擊下,國內企業已節節敗退。據國內一家尼龍66生產企業提供的報表顯示,2008年,尼龍66進口價格為24500元/噸,甚至更低,而國內價格約為25000元/噸,國內60%-70%的市場份額都被國外產品占據。
因此,業內一些專家和企業老總建議,國家相關部門須高度關注國際大宗化工產品制造商的產銷動態和國際市場的變化,防范傾銷行為,要合理運用反傾銷規則維護產業安全,保護我國化工產業健康發展。
文章來源:中化新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