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國際能源機構共謀中國潔凈煤戰略
由中國政府和國際能源機構合作開展的重點項目"中國潔凈煤戰略"研究報告4月20日在京發布。報告從煤炭資源與市場、潔凈煤技術與環境保護、煤炭工業重組、社會福利與礦工安全以及國際合作四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就中國改善煤炭潔凈利用的方法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煤炭在中國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耗中的占比達70%左右,并且近年來這個比例還在持續提高。在"中國潔凈煤戰略"研究報告發布會上,國際能源機構總干事田中伸男說,和整個中東供應的原油產量相比,中國的煤炭產量為全球經濟提供的能源供給更多、做出的貢獻更卓越,但煤炭生產和利用規模的持續增長也給中國在更大范圍內推廣潔凈煤技術帶來了新的迫切性。
報告指出,從完全的自動化長壁開采設備和現代洗煤廠到擁有100萬千瓦機組的超超臨界電廠以及工業煤氣化設施,中國已擁有世界各國提供的先進潔凈煤技術,目前需要做的是如何更有效、更廣泛地運用這些技術。田中伸男認為,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更多訓練有素的人員參與到煤炭行業,使技術適應當地的環境;建設、安裝和運行新設備;為獨立監管機構配備編制,對全過程尤其是煤礦安全生產進行監管。
報告認為,從全球來看,兩個市場缺陷限制了潔凈煤技術的發展:污染比污染控制的成本低,以及諸如潔凈煤技術開發成本高和技術進步緩慢等障礙。為此,田中伸男表示,更廣泛地采納"污染者付費"原則,將使清潔技術成為市場的需求,同時減少清潔設備的生產和運行成本。他建議將硫和碳交易等以市場為導向的機制作為中國污染減排戰略的中心,并將其作為開發適合中國市場的潔凈煤技術的關鍵激勵機制。
他認為,在中國日益開放的經濟體系中,具有競爭性的市場是確保資源高效和潔凈利用的主要手段。他說,很多國家的經驗表明,有越多大大小小、國內外眾多參與者的競爭,具有清潔技術的參與者在環境效益方面的競爭優勢也越明顯,也就越利于資源高效和潔凈利用。此外,從商業角度上講,合資和外資直接投資是進行技術推廣的一個有效方法,人員的流動可以帶來有效的技術轉讓,而不是諸如工程圖紙中的信息簡單轉讓。
田中伸男說,世界需要新一代的潔凈煤技術,中國在發展新技術方面的作用很關鍵,有機會引領潔凈煤技術的發展,以應對市場對潔凈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報告認為,這需要發達國家迅速行動起來,為目前還很昂貴、沒有完全商業化的潔凈煤技術(如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技術)建立市場。
"中國潔凈煤戰略"研究報告,由國家能源局牽頭,在煤炭信息研究院的組織與協調下,經課題組和中外專家的共同努力,歷時一年有余完成。報告采用中英文兩種文字呈現,共約320頁。
文章來源:中化新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