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陣痛中悄然蘊育新變局
多晶硅,400%以上的利潤令其一度成為資本市場炙手可熱的寵兒,多家國內上市公司涉身其中。然而,自去年11月以來,多晶硅現貨價格從每公斤400美元的高位狂瀉不已,短短五個月中就跌破了每公斤100美元,且仍沒有回穩跡象。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該行業的陣痛已然產生,少數技術落后、能耗較高的公司面臨價格倒掛,以價格戰為主導的變局正在悄然蘊育。
暴利中上演投資狂潮
多晶硅按其純度為太陽能級多晶硅與電子級多晶硅,顧名思義,半導體與光伏電池是多晶硅的兩大下游產業。
最近10年來,多晶硅的需求量隨全球光伏發電熱潮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急速增長。然而,千噸級多晶硅生產線技術卻長期被美、日、德等3個國家的7家公司壟斷。
供不應求的市場條件下,多晶硅現貨價格從2005年的每公斤35美元一路攀升至2008年每公斤480美元的歷史最高峰。
江蘇中能是國內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公司之一。該公司副總經理呂錦標介紹,2006年下半年開始,多晶硅就成為了暴利行業,海外大公司的成本約為每斤30美元,現貨利潤率遠在100%以上。 呂錦標說:“也就是2006年下半年,國內對多晶硅的投資逐步升溫,并最終在2007年演繹成匯集四五百億巨資的狂潮。”
據記者了解,國內每千噸多晶硅產能的投資約為10億元,粗略統計2006年以來,國內建成或在建多晶硅產能達到44000噸。
去年年末至今,多晶硅投資狂潮逐漸開花結果。去年11月底,江蘇順大一期1500噸多晶硅項目正式投產;12月底江蘇陽光一期1500噸項目、南玻A1500噸生產線分別投產;今年1月亞洲硅業1500噸生產線舉行投產儀式;今年4月江蘇中能13500噸產能將全部投產。
此外,天威保變投資的兩個3000噸項目、江西賽維5000噸項目正在建設。
根據已披露的信息,目前涉身多晶硅行業的公司中,在國內上市的就有南玻A、川投能源、天威保變、特變電工、江蘇陽光、樂山電力、岷江水電、通威股份等。其中,天威保變、樂山電力、川投能源、岷江水電分別持有新光硅業這一多晶硅生產公司的股份。
危機下暴利提前終結
盡管國內興起多晶硅建設熱潮時,投資者也預測到了產能擴張會結束多晶硅的暴利時代,但始料未及的是,國際金融危機下,行業暴利提前終結。這打亂了眾多投資者的陣腳。“幸虧我們公司建設速度快,在價格下跌之前獲得了高額利潤。”江蘇中能副總經理呂錦標慶幸而又帶有余悸地告訴記者。
據了解,2008年,江蘇中能生產出近2000噸多晶硅,當年就收回了前期兩條1500噸生產線的投資。
業內人士介紹,參與多晶硅投資狂潮的公司,大多數都預測該行業的暴利可以維持到2009年底。這些公司在金融危機前,都是千方百計加快項目施工進度,以便趕上“暴利末班車”,短期收回巨額投資。
多晶硅投資狂潮形成時,投資者都是按金融危機前的經濟大環境預測市場需求,也就是光伏電池的產量。金融危機爆發后,油價下跌、實體經濟衰退,全球光伏產業增長放緩。雪上加霜的是,全球半導體產業出現了快速萎縮,而之前半導體產業的需求量占到整個多晶硅需求量的四成左右。一些高純度電子級多晶硅的海外產能轉而進入太陽能級多晶硅市場。
3月26日,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實施意見》,這是國內第一次大范圍對太陽能行業進行補貼。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證券公司行業分析師認為,考慮到國內太陽能市場啟動需費時日,“遠水解不了近渴”;國內太陽能光電建筑市場填補國際市場低迷尚有較大缺口等因素,多晶硅下游需求低迷的局面很難得到大幅改善。只要國外的經濟形勢未見轉機,全球多晶硅市場規模就不可能像往年一樣高速增長。正是產能井噴與需求萎縮的兩頭夾擊造成了多晶硅現貨價格跳水。
陣痛中變局悄然蘊育
“盡管今年3月底,多晶硅現貨價格已跌破每公斤100美元,但在供需關系失衡情況下,隨時會降到每公斤70美元以下。”上海一位業內人士在自己的博客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呂錦標說:“每公斤70美元是肯定會出現的,但具體什么時候會降到這樣的低價位,行業內沒人能預測到,只有市場才有發言權。”業內人士認為,以前,多晶硅千噸級生產線技術被海外7家公司壟斷,暴利很大程度上是壟斷的產物。現在國內多家公司已基本掌握這一技術,多晶硅進入了自由競爭時代,價格跌破每公斤100美元是利潤的合理回歸。目前,國內多晶硅行業普遍采用三氯氫硅還原法,是否閉環生產是決定該工藝能耗和原料利用率的決定性因素,也是降低成本的關鍵。三氯氫硅還原法,千噸級以下生產線一般沒有投入成熟的尾氣處理工藝,達不到閉環生產和循環利用物料。江蘇省光伏產業協會秘書長魏啟東介紹,國內公司的多晶硅成本普遍在每公斤50美元至70美元,個別沒有閉環式生產的公司,成本達每公斤100美元以上。
據了解,多晶硅行業的陣痛已經到來,有些公司正在建設中的多晶硅項目放緩了施工進度,一些規劃中還未開工的項目則被取消。已建成的項目中,2008年三季度后投產的項目,其投資收益率將遠低于預期。業內一些分析師認為:“今明兩年,國內多晶硅公司很可能上演激烈的價格戰,行業大洗牌中,誰占有成本優勢,誰就能成為競爭中的領跑者。”江蘇中能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江游說:“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前景長期向好,但自由競爭下,多硅行業暴利將如黃鶴般一去不返。從現在開始,行業內的公司應練好‘內功’,通過提升技術、改良工藝、加強管理等手段,降低成本。”
信息來源:中國化工報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