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個項目緩批涉及投資逾千億
3月11日,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記者會上表示,盡管在當前擴內需、保增長的經濟形勢下,環保部加快了對重大項目的審批速度,但不意味著會放寬環保要求,要堅決杜絕污染大、技術落后、產能過剩的項目以技術改造、拉動內需的名義獲批。為此,環保部正與有關部門加緊制定相關配套政策。
吳曉青說,環保部正積極落實中央關于“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決策部署,加快項目審批速度,對于符合國務院確定的拉動內需、要求盡快上馬的項目,及時召開專題會、常務會進行審議;同時在確保環評質量的前提下,按項目的環境影響大小,實行分類評估、分類審查、分類確定時限;對“兩高一資”項目嚴格執行環評制度,從源頭上控制其過快增長,而對其他環境影響相對較小的項目簡化項目評估的流程。
吳曉青同時表示,環保部在提高審批效率的同時,堅持有保有壓的原則,對國家明令淘汰、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一律不批,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審批,并且要堅決杜絕已被淘汰的項目以所謂技術改造、拉動內需名義獲批。今年以來,環保部對存在環境隱患的總投資為1040億元的14個涉及化工、石化、鋼鐵、火電、造紙領域的項目實行了暫緩審批或者是不予批復。環保部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司司長祝興祥說,這14個項目中,包含符合產業政策,但對環境影響評估不清的項目,如石化項目對水資源影響論證不清楚,還需要進一步論證;另外,對于新上項目是否為產能過剩項目需予以核實,這類項目都需重新論證。
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強調,針對目前城市污染的重點區域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的情況,環保部正在和上述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進行協調,準備編制區域污染防治規劃,由環保部和地方政府共同來實施。同時環保部正在進行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調查完成后,調查結果和相關措施將一起發布。
文章來源:中化新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