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改造為企業插上翅膀
30年前,它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化肥廠,30年后,成為國內的主要有機胺生產基地,躋身于中國化工500強。
30年前,它的固定資產僅431萬元,年銷售收入105萬元;30年后,公司已擁有總資產11.7億元,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利稅近2億元。
30年前,它只有單一的小化肥裝置;30年后,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C)混甲胺等裝置規模、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這就是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它是浙江衢州市地方企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回顧江化30年的創業歷程,就會發現,是技術改造為江化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老一代的江化人會記得:1979年5月1日,為解決當時農業生產缺肥的難題,江山縣化肥廠年產3000噸合成氨裝置建成投入試生產,并取得了當年投產當年盈利的佳績。1981年,該廠被當時的化工部命名為全國小氮肥戰線紅旗單位。
該項目的建成使江化的產業從基礎化工向精細化工轉變,實現了產品的系列開發和產品結構的優化調整。
此后,江化完成了一個又一個跨越:
1997年上半年開始,江化對年產8000噸DMF裝置及配套甲胺裝置進行挖潛改造,使產能翻番,產品消耗和成本大幅下降;2002年,先后建設了一氧化碳氣源、化學品倉儲庫區和DMF反應及精餾分離系統等技改項目;2003年,DMF、甲胺裝置規模分別達到年產15萬噸和12萬噸,進一步做大做強有機胺主業;2005年,引進國外技術,建成了年產2萬噸DMAC項目,成為國內單套能力最大、產品質量能滿足用戶高質量要求的DMAC生產裝置;2007年,形成了年產18萬噸DMF和年產15萬噸混甲胺的生產規模,產能位居全球第一。
通過不斷地進行技術改造,江化的年銷售收入已由1979年的105萬元飛躍到2008年的11.6億元,企業規模擴張了183倍。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向國際看齊。
建廠30年,江化已累計上繳各類稅收5.44億元,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來源:中化新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