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用煤及山西限產導致各地煤炭庫存明顯下降
華中六省市電煤庫存快速下降,同時秦皇島庫存也大幅下降,冬季用煤高峰的來臨以及山西限產等措施導致了各地煤炭庫存的大幅下降。目前情況下,要化解煤電企業“頂牛”格局,唯有通過煤電聯營來實現。
媒體1月12日從華中電力調度中心獲悉,華中電網電煤庫存正快速下降,已由2008年11月底的1980萬噸下降到2009年1月11日的1518萬噸,一個多月庫存下降了462萬噸。華中電網所轄湖北、湖南、河南、重慶、江西、四川等六省市。據介紹,近期隨著氣溫下降、用電負荷的上升,電煤庫存下降幅度進一步加大,存煤天數不到20天。有關負責人表示,華中電網的電煤庫存一旦低于900萬噸,就會出現供需不平衡現象。
冬季用煤高峰來臨對電煤需求增加,以及山西限產等措施導致了各地煤炭庫存的大幅下降。目前,河南電煤庫存下降較快,因其接近煤礦,出于資金考慮,一向庫存不多,部分機組已開始出現因電煤供應問題而導致的停機現象。出于迎峰度冬、保春節用電等考慮,湖北、湖南、江西等缺煤省的火電企業雖然儲煤較多,但也開始出現庫存下降現象。火電企業不像往年同期急著購煤一方面是由于當前經濟形勢不佳,電煤供應富余;另一方面則是國內煤價與國際煤價倒掛,對電煤價格下降還有預期。火電企業在2008年第三季度大幅虧損時儲備了大量電煤,大都能支持到春節前后,電企希望屆時有個更合理的價格時再購買。
另外1月初秦皇島方面的消息表明,由于山西限產,秦皇島煤炭庫存一個月內回落了30%。據統計,12月14日,秦皇島港務集團共存煤炭787.7萬噸(內貿庫存731.5萬噸、外貿庫存56.2萬噸);12月20日,庫存煤炭656.7萬噸(內貿庫存603.2萬噸,外貿庫存53.5萬噸);12月30日,秦皇島港煤炭庫存回落至585萬噸左右,較11月庫存最高峰值減少1/3。與此同時,庫存下降帶動了價格反彈,秦皇島煤炭價格反彈了40元/噸左右。08年三季度以來,電力、鋼鐵、水泥、石化等企業減產,或直接或間接導致電煤需求量萎縮,已是不爭的事實。據了解,11月中國港口煤炭吞吐三年以來首現負增長,同比下降12.2%,環比下降14.0%。各主要煤炭下水港和接卸港吞吐量均出現大幅下滑,跌幅達到了20%-40%,尤其以秦皇島港、黃驊港、廣州港和上海港為甚。不過由于近期山西省煤炭企業限產,目前大秦線進港煤量已經下降了近40%,“進少出多”無疑有利于形成港口庫存下降的局面。
通過煤電聯營化解煤電企業“頂牛”格局,是眼下唯一可行的權宜之計。12月27日在福州結束的全國煤炭訂貨會以上,由于煤炭企業與5大電力集團為代表的需求方分歧巨大,2009年全國煤炭訂貨會以5大電力集團未簽一單,簽約合同不及跨區域煤炭調運計劃總量一半的慘淡情形下收場。由此導致的結果可能是,煤電兩家兩敗俱傷,成為經濟下行期的犧牲品。在行業景氣度下降的背景下,煤炭行業的資源整合、資產重組的力度明顯加強。在解決煤、電矛盾的問題上,國家政策一直支持推動煤電聯營。此前,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山西省副省長李小鵬都曾公開表示,煤電聯營才是煤電企業的出路。目前,包括五大發電集團在內的電力企業已經控制了為數不少的煤炭資源。近一段時間,煤炭行業資產注入、整合事件愈演愈烈。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恒源煤電公布定向增發收購大股東資產方案;以及國投系兩家上市公司停牌,引發了市場煤電聯營的遐想。尤其是國投系的重組,市場分析認為國投集團將對兩家公司煤、電業務整合的方式包括,或將兩公司合并后再注入其他煤、電資產,或者對其中一家公司“私有化”。一旦此次“國投系”的重組成功,將成為國內煤電行業整合的樣本。
文章來源:中化新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