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運輸供應保障能力亟待提高
日期:2008-4-11
全國人大代表薛繼連認為,雪災造成的電煤供應緊張局面,雖然主要起因于氣候異常變化,但也凸顯中國煤炭行業和煤炭運輸系統發展所面臨的深層次問題。
兩個月前的低溫冰凍雨雪災害造成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煤電頻頻告急。
“僅春節7天長假,朔黃鐵路完成運量281萬噸,比去年同期多搶運了147萬噸,為緩解電煤需求做出了積極貢獻。這種特大天災的確是小概率事件,但如何建立應急保障機制,需要我們從戰略安全的高度來認真思考。”3月11日晚,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忙完搶運電煤會戰之后,薛繼連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優化國有大型煤炭企業發展環境,保障國家煤炭能源供應安全問題。他在向全國人大提交的建議中這樣寫道:雪災造成的電煤供應緊張局面,雖然主要起因于氣候異常變化,但也凸顯中國煤炭行業和煤炭運輸系統發展所面臨的深層次問題。建議國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優化國有大型煤炭企業發展環境,合理布局、多元投資,加快煤炭專用鐵路建設。建議盡快建立從煤炭生產、鐵路運輸、發電等各環節的應急保障機制,快速有效地應對突發災害,最大程度保障能源的供應。
也許是職業習慣,薛繼連喜歡從產業鏈的角度思考煤炭產業的深層發展問題。目前,他兼任著我國西煤東運第二大通道———朔黃鐵路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雪災發生時正值春節,大部分小煤礦都放假停產,客觀上加劇了電煤供應緊張局面。關鍵時刻,還是神華、同煤和中煤集團等國有大型煤炭企業沖在最前面,加大生產、運輸組織力度,最后有效地緩解了電煤供應問題。”
“其實,反思教訓比總結經驗更有價值。從這次雪災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煤炭產業集中度偏低,一方面造成資源浪費大、環境破壞加劇、安全保障度差等問題;另一方面,小煤礦的大量存在使得國家能源安全面臨諸多不穩定因素。因此,國家要加快整合小型煤礦的速度和力度,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建立一批安全高效的大型煤炭基地,并實行國家控股。這樣,面對突發災害,國家就能從容調度指揮?!毖^連代表對我國煤炭產業有著自己的理解。
據了解,2007年全國煤炭產量25.23億噸,其中規模以上煤炭企業6770家,原煤年產量超過千萬噸的企業34家,產量11億噸,僅占全國總產量的45%。神華集團是世界最大煤炭銷售公司,2007年產量2.3億噸,不到全國產量的10%。而世界主要產煤國中,前三四家煤炭企業市場的占有率達到40%以上。顯然,中國煤炭產業集中度偏低,大量小煤礦林立的局面依舊存在,導致中國煤炭企業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這種劣勢地位不僅體現在國有大型企業的煤炭儲備資源不足、資源整合能力差,也體現在煤炭運輸能力不足方面。對此,薛繼連代表體會深刻:“中國大部分煤炭資源集中在西部,而能源需求最緊張的在東部沿海地區。目前,中國西煤東運大通道只有大秦和朔黃鐵路,滿足不了國民經濟發展對于能源的需求。這次電煤搶運會戰中,神華集團就像"訂單式"生產一樣,按照電廠需要的電煤數量與品種需求,煤礦生產、鐵路裝車、港口裝船,都按照這個訂單實施流程作業,效率十分顯著。朔黃鐵路創下了運營7年來日運量突破40萬噸的新紀錄?!?
對于煤礦、鐵路、港口、電廠一體化,生產、運輸、銷售一條龍的“神華模式”,薛繼連代表對鐵路、港口在能源保障諸環節中的作用體會更深:“在雪災發生時,煤炭運力不足已經凸顯為瓶頸制約?!?
眼下,薛繼連最感焦慮的是,建設標準與大秦鐵路一樣的朔黃鐵路,由于建設集疏運網絡受到限制,不能充分發揮煤炭運輸能力。他鄭重建議,國家進一步促進煤礦、鐵路、港口和電廠一體化的經營模式,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對于能源的需求;充分利用現有鐵路能力,加快既有通道煤炭集運專線的建設,使之成為集、運、疏合理配套的運輸系統,從國家運輸安全戰略的高度,科學布局運煤通道,優化煤炭運輸專用通道的行政審批程序,支持路網多元投資建設與運煤大通道項目配套的煤炭集運專線相關建設,提高煤炭運輸供應的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