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專項研究寧夏回族自治區項目實施方案通過國家論證
由寧夏回族自治區主持實施的“黃河上游灌區農田退水污染控制與濕地生態修復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是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簡稱“水專項”)重大科技專項研究項目之一。近日,該項目實施方案通過了國家“水專項”辦專家組的論證,專家組成員給予充分肯定,修改后可提交國家有關部委審批。
作為國家“水專項”研究中“特殊類型河流污染防治與水質改善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其目標是:一是選擇黃河上游灌區河流為研究對象,綜合分析河流水污染類型與成因,研究制定特殊河流水污染綜合防治方案和管理支撐體系;二是研發河流污染控制的負荷消減、水質水量調控、生態治理與修復等關鍵技術,為我國特殊污染類型的河流污染控制與治理提供技術基礎。
按照國家“水專項”辦公室和自治區政府的要求,在加強實地調研的基礎上,研究編制了《黃河上游灌區農田退水污染控制與濕地生態修復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提高了方案的可操作性。《實施方案》針對黃河上游河套灌區氮、磷、化學需氧量等典型污染物對灌區水體和黃河水質的影響,遵循灌區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和退水污染“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理念,圍繞灌區農田退水污染的特征、動態和建立退水污染控制科技支撐體系的總體需求,以“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結合為總體技術路線,重點攻克集約化農田減氮控磷與清潔生產、灌區水質水量調配與結構優化、規模養殖與村鎮生活廢棄物循環利用、退水溝渠攔截修復與回灌、退化濕地生態恢復與人工濕地構建等關鍵技術,探索并建立農業退水污染控制的政策機制和管理模式,整體提高黃河上游寧蒙灌區退水污染控制的科技水平,并通過技術集成與工程示范,推進區域農業清潔生產水平與農村生活環境體系建設,全面控制農業退水污染負荷,逐步形成灌區農業可持續發展條件下的農業退水污染綜合控制體系,確保農灌區退水體系和黃河水質安全。同時,為我國其他黃河灌區農業退水污染防治提供借鑒模式和科技支撐。
轉載:國家環境保護部網站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