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業氣體減排與節能作用突出
10月29日,《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白皮書正式發表。在同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中國充分認識到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制定了一系列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政策和措施,采取了切實可行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2006年和2007年累計節能1.47億噸標準煤,2007年可再生能源總利用量約為2.2億標準煤,兩項之和相當于少排放8.3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解振華說,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2007年關閉了一批污染嚴重的化工、印染企業;制定發布了高耗能行業市場準入標準,采取調整出口退稅、關稅等措施,抑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開展千家重點耗能企業節能行動,推動企業開展能源審計、編制節能規劃、公告企業能源利用狀況,啟動重點耗能企業能效水平對標活動。特別是開發、示范和推廣了一批對行業有重大帶動作用的共性和關鍵技術,如干法熄焦、電石渣干法制水泥等。經過各行業的共同努力,2006年和2007年全國單位GDP能耗分別下降1.79%和3.66%。2007年,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行業年耗能1萬噸標準煤以上重點企業的35種主要產品單位綜合能耗指標中,下降的有33項。
為有效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國進一步加強了國際間合作。截至今年7月20日,中國在聯合國已成功注冊的清潔發展機制合作項目達到244個,這些項目預期的年減排量為1.1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在采取以上行動的基礎上,我國還以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和液體燃料為重點,大力推進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同時加強了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研發與應用。目前,生物燃料乙醇年產能超過120萬噸,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達到8.3%。
另據了解,我國政府在2007年6月發布的《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提出,到2010年,力爭使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總量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提高到10%,煤層氣抽采量達到100億立方米。同時,控制工業生產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到2010年,力爭使工業生產過程的氧化亞氮排放穩定在2005年的水平。
文章來源:中化新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