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動態 > 技術創新在解我們的大難題

技術創新在解我們的大難題

日期:2008-10-27 10:08:56

技術創新在解我們的大難題

  10月15日,中國石油和化工協會發出“中石化協科發(2008)269號”文件公告,經該協會科技獎勵評審委員會終審決定,授予2008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工協會科學技術獎261項,其中技術發明獎25項,科技進步獎236項。這些獲獎技術是本年度全行業技術創新成果的代表。那么,這些獲獎技術有什么特點?對推動國民經濟和化學工業的發展有何重要作用?記者特請中國石油和化工協會副秘書長兼科技部主任胡遷林對此進行了點評。
                                      
  破解資源開發難題
                                      
  胡遷林:資源短缺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也是行業發展的難題。
                                   
  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在為國民經濟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嚴峻挑戰,資源短缺就是其中之一。作為化學工業主要原料的石油資源和一些化學礦資源十分貧乏,需要大量依賴進口。2007年,我國石油進口量占原油總消費量的47.7%,對外依存度還有加大的趨勢。在全球性石油供應緊張的客觀條件下,我國以石油為原料的下游相關產業的發展受到嚴重威脅。隨著國內油田勘探開采的不斷深入,石油增儲增產難度越來越大,開發難動用儲量的技術日益迫切。
                                   
  在這次獲獎的技術中,資源開發和節約方面的技術尤其是石油資源開發技術占了相當比重。這些技術為解決行業發展的資源瓶頸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如37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屬于開發油田難動用儲量的技術就有21項,占57%。獲得科技進步一等獎的“提高注聚驅油藏采收率與綜合配套新技術研究”,突破了“驅油體系抗溫抗鹽性差,交聯聚合物對近井壁易堵,產出液和污泥處理困難”等系列技術難題,成功開發了一種新興驅油技術——交聯聚合物驅油技術,可以使原油采收率提高17.8%。該項目技術已在勝利、東勝、大港、冀東、中原、遼河、江漢等油田推廣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在我國含油盆地中,難動用儲量約有40億噸,主要是薄層、高壓低滲和稠油,若能將這些難動用儲量的一半投入開發,按照1%~2%的年采油速度,每年則可增加2000萬-4000萬噸的石油供給,這將使我國目前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大大降低。
                                

  湖南省首家高科技股份制企業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開發高新農藥和精細化工產品,其高新技術含量達到90%以上。圖為海利公司工作人員巡視工業廢水處理池。

  破解節能減排難題
                                      
  胡遷林:石油和化工行業是能源消耗總量、污染物排放總量大的行業。在新的形勢下,節能減排成為事關行業生死存亡的大事。
                                   
  從能耗上來說,石油和化工行業中高耗能的產品比較多,主要有氮肥、燒堿、電石、黃磷等,以上產品能耗占化工行業近70%,節能潛力大。以氮肥為例,在氮肥生產成本構成中,70%~80%是煤電成本。在這些領域推廣和應用節能新工藝、新技術,可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為行業實現節能減排提供重要保證。
                                   
  從污染物排放來說,2006年全行業排放工業廢水、工業廢氣、工業固體廢氣物分別占全國工業“三廢”排放總量的22.7%、10.4%和8.8%,其中主要污染物COD、氮氧化合物等的排放量均居各工業行業的前列。
                                   
  而要實行節能減排,為行業創造良好的形象和生存環境,技術的突破是重要的途徑。在今年的獲獎技術中,節能減排方面的先進技術占相當比重。如在技術發明一等獎中,節能減排的技術就占三分之一。
                                   
  這些獲獎技術為行業開展節能減排解決了不少的技術難題。如獲科技進步一等獎的“環保節能干法乙炔新技術裝置”,通過研制破碎裝置、連續入料出料裝置,開發灰分中水分控制、水解率控制和乙炔收率控制技術,實現了乙炔的連續生產,提高了裝置的自動化和安全性,減少了廢渣、廢水的排放,有效地解決了聚氯乙烯行業的電石渣漿污染、占地問題。
                                      
  破解關鍵技術難題
                                      
  胡遷林:我國的石油和化工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除面臨資源、能源、環境等多重壓力外,同時還受到許多技術瓶頸的約束,特別是一些關鍵、共性技術的制約,如新型催化技術,新型分離技術等。推廣采用這些技術可在生產過程中大幅度減小生產設備的尺寸,減少裝置的數量,使工廠布局更加緊湊合理,單位能耗更低,廢料、副產品更少,同時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開發關鍵共性技術,突破行業技術瓶頸,是近年來行業科技工作的又一重點。
                                   
  今年的獲獎技術中,一些涉及當前行業發展急需的技術獲得突破。如獲得科技進步一等獎的“折流式超重力旋轉床的開發及其應用”,突破了超重力旋轉床轉子整體旋轉的思路,研制了折流式轉子,實現了單臺超重力旋轉床應用于連續精餾過程,是一種先進、適用的分離技術。目前該項目已50余臺超重力旋轉床在甲醇等產品工業化生產中推廣應用,滿足了甲醇等化工產品生產中的技術急需。

   破解高新產品難題
                                      
  胡遷林:高新技術產品的比重是衡量一個行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在這方面,全行業與國際先進水平有不小的差距。
                                   
  今年獲獎的技術中有很大一部分致力于這方面的突破。如評出的技術發明一等獎中,這類項目就占了55%。這類獲獎技術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為國內電子工業、軍工、航空航天等高新技術產業提供配套產品。如衛星和火箭使用的材料和燃料,采用先進的碳纖維材料技術研制太陽能電池板支架,液氫、液氧推進劑等等;二是頂替進口的化工高新技術產品。獲獎技術所開發的高新技術產品利用各種有效途徑使其功能化和高性能化,賦予其特定的功能,以適應市場的需求;三是精細化工產品。精細化工是當今世界化學工業激烈競爭的焦點,其發展程度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化學工業發展水平、甚至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產品精細化、高附加值化已成為世界化學工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也是我國化學工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四是“綠色化工”產品。“綠色化工”是當今國際化工業科學研究的前沿,是未來化工行業的發展方向。可以從源頭上消除污染,合理利用資源和能源,降低生產成本,實現可持續發展。
                                   
  例如,獲技術發明一等獎的“螯合型銠配合物催化劑的研制及其在醋酸合成中的應用”,通過突破催化劑制備關鍵技術,成功開發了以高分子為載體、以碘為負離子、雙金屬的系列銠配合物催化劑產品。該產品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螯合型銠配合物催化劑產品體系,為我國醋酸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文章來源:中化新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

日本道二区在线视频观看,久久精品免费精品视频,久久精品观看2020,九九热久久这里精品16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资源第1页 | 欧美v日韩v亚洲v最新在线 | 天天看精品动漫视频一区 | 在线亚洲欧美专区二区 | 亚洲国内综合网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v | 伊人网国产亚洲欧美 |